年疫情对中国就业的影响高校毕业

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经济受到影响下行,很多企业被迫压缩人力资源支出,招聘需求下降,社会失业人口上升。年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其中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8%、5.5%,分别比3月份高0.5、0.1个百分点,社会就业压力大。

年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年第四季度相比,年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则增加,从同比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与年同期相比,年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在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年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联招聘最新大数据,年一季度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学生CIER指数相对较高,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CIER指数较低。年一季度大学生CIER指数较高的城市为大庆、咸阳、洛阳等中部和东北地区三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中山、淮安、惠州、威海和秦皇岛等。而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较好。从就业景气较差的城市来看,贵阳的大学生CIER指数最低。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

不同学历就业去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年中国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人,其中研究生毕业生有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成人本专科毕业生人,网络本专科生毕业生人。

年中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年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策智研咨询整理

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策智研咨询整理

年成人本专科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策智研咨询整理

年网络本专科生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策智研咨询整理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万,同比增加40万人。综合考虑疫情影响等因素,就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市场影响分析

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经济受到影响下行,很多企业被迫压缩人力资源支出,招聘需求下降,社会失业人口上升。年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其中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8%、5.5%,分别比3月份高0.5、0.1个百分点,社会就业压力大。

年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对年中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很大。春季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不许聚众人员,所以春季没有举行线下招聘会。年总体招聘需求下降34%,应届毕业生招聘需求下降44%,小微企业招聘需求下降52%,

年中国招聘市场需求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去向

与年第四季度相比,年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则增加,从同比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与年同期相比,年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在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年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联招聘最新大数据,年一季度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学生CIER指数相对较高,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CIER指数较低。年一季度大学生CIER指数较高的城市为大庆、咸阳、洛阳等中部和东北地区三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中山、淮安、惠州、威海和秦皇岛等。而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较好。从就业景气较差的城市来看,贵阳的大学生CIER指数最低。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

不同学历就业去向情况

新的市场主体成长了起来,新的就业岗位也成长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处,燃起了勃勃生机。姚洋表示,一个人摆摊,背后可能是一家子人。其他城市应该向成都学习。开放街道就业,不能仅作为临时性措施,还应成为新常态。

托底加引导,精准施策保万人就业

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失业率分别为5.3%、6.2%、5.9%、6%,按照现行标准下劳动人口年龄16岁-59岁来计算,今年4月,中国失业人数大约万人。

年12月,中国失业人数为万人,对照下来,相当于今年一季度新增失业人口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5.5%以内,与年和年相比(新增就业目标万,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目标均有所调低。

尽管如此,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1月至4月主要指标仍处在下降区间。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就业压力依旧不容小觑。姚洋表示,万就业目标有难度,在4月失业率为6%的前提下,“不确定疫情是否会重启,也无法保证未来几个月经济持续向好”。

更严峻的是,7月-8月毕业季将至,万应届毕业生将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一方面,今年毕业生数量同比增加40万,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企业用工人数不断压缩,大批企业裁员,今年毕业生工作签约率明显低于往年。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显示,在参与调研的应届毕业生中,成功签约的占25.73%,未签约的达74.27%。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让大学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稳住现有就业岗位,也要创造更多新岗位。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李克强总理介绍,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容纳1亿人就业,零工经济大概容纳2亿人就业,这就需要让更多的就业岗位成长起来。智联招聘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年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陡然下降,但就业景气程度呈现结构性差异,健康产业、线上业务蓬勃崛起,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就业的职业与行业、内容与形态,提供更多常规之外的就业。

此外,现行城镇就业统计标准并未将农民工群体纳入考量范畴,但他们的就业问题亦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tzuoer.com/bxgm/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