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鲁班工坊”
——天津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黎志东李艳申奕
摘要:年3月8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鲁班工坊”投入使用,成为我国在海外设立的首家职业教育领域的孔子学院。它的成立,标志着本市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配合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正式启动把自己的优秀职业教育成果输出国门与世界分享计划实施,并搭建起天津职业教育与世界对话、交流的实体桥梁;更标志着天津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开启从中低水平国际交流合作迈向中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新阶段。
关键词:渤海;鲁班工坊;东盟;职教;机电一体化;国际
1.渤海“鲁班工坊”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首个职业教育领域的“孔子学院”。
“鲁班工坊”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领导年在天津调研职业教育国际化时提出的创意,也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天津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设计的探索项目。这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首个职业教育领域的“孔子学院”。
“鲁班工坊”是在“中方职业学院、企业、泰国学院”三方共同努力下,建立的国际跨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创业实训基地。它的建设,从创意、设计到建成,仅仅经过了短短40多天的时间,于今年3月8号正式启用运营,使泰方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高效与速度。“鲁班工坊”在泰国落地,占地平方米,包括:“仿生机器人学习体验区、电脑鼠走迷宫学习竞赛区、POWERON创新套件实训区、自动化生产线教学区”等四个区域。同时,配备了“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等整套服务装备”,还为“鲁班工坊”师生提供了一套“工程实践创新项目英文版教材”。
2.渤海“鲁班工坊”实现了中国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资源在东盟国家落地。
渤海“鲁班工坊”采用了最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技术——“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其突出的特点是:汇聚了最先进的教学装备、集中了最优质的双语教学资源、采用了最经典的远程网络视频交互空中课堂、中泰双方选派了最优秀的“双师双语”师资队伍、正在编制的中、英、泰三种文字教程。
渤海“鲁班工坊”在学生技能培训方面突出多元智能训练,是中泰双方“互研、互建、互学、互用、互赢”的实践平台。也是与泰方分享“鲁班工匠精神”的国际实践基地。
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院长哲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先,我们非常荣幸地参与到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与此同时,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有幸成为第一个“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的体验者;渤海“鲁班工坊”在泰国建成运营,大大增强了我们学院的办学实力,填补了我们职业教育现代实践教学的空白。我们承诺,今后将有效地使用好‘鲁班工坊’,对泰国和东盟国家的专业技术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工程技能和创新技能。
目前,渤海“鲁班工坊”在泰国已经成为热议话题,“鲁班工坊”已经为20多所当地职业院校和东南亚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国、多批的师生纷纷来到“鲁班工坊”实践、集训,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鲁班工坊”除本校师生学习训练外,对泰国其他职业院校师生以及东盟有关国家职业院校师生开放,累计交流培训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学生专门来“鲁班工坊”学习电脑鼠和自动生产线技术,印度尼西亚学生经过两周的专门训练后,回国后参加国家自动化生产线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两名来自泰国东部技术学院的学生在“鲁班工坊”培训,获得了年11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11届东盟技能大赛工厂自动化系统竞赛的铜牌。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院长表示,学校打算马上建设“留学生培训宿舍大楼”,专门接待前来参加“鲁班工坊”培训项目的学习者。
随着与泰国职业院校的交流日益密切,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30所泰国职业技术学院和1所泰国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备忘录,在留学生培养、职业教育研究和大赛方面开展多领域的合作。此外,学院同印度尼西亚四所职业院校、越南一所职业院校和东帝汶一所职业院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备忘录,扩大了天津职业教育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3.渤海“鲁班工坊”助天津职教走向世界。
渤海“鲁班工坊”是中泰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专业合作、竞赛合作、技术合作、培训合作、创新合作并实现长期友好合作”的积极探索,力争成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成功之路。
渤海“鲁班工坊”通过中泰双方高效运营,发挥了积极的延伸、互动效应。
年3月9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招收首届泰国来华留学生。
年3月12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迎来首批来自泰国5所学校的30名师生,到校为期3个月的现代技术技能培训。
年3月15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选派4名骨干教师到泰国“鲁班工坊”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当地师资培训。并建设了中泰空中课堂和国际化微课程网站平台,使中泰双方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教学研讨,通过远程网络交流实现了常态。
年5月6日,经过升级改造,建筑面积平米的全新设施、全新设备的渤海“鲁班工坊”总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体验中心”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落成,新进增加了“智能制造学习区、新能源汽车技术体验区”等。
年5月8日,“津、台、泰”高校学生“电脑鼠走迷宫国际挑战赛”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天津大学、台湾南华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泰国大城职业学院等12支代表队同台竞技。
年5月9日,应邀来自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四个国家的21所院校领导,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现代职业教育国际产教对接会》,期间,各个中外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签订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协议”。
年8月12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首批选派32名师生到泰国4所学校,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互派交流学习培训活动。期间,团队还应邀参加了东南亚教育联盟组织的“海洋职业教育大会”,并荣获“公选创新项目”二等奖。
年9月12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迎来第二届泰国来华留学的20名学生。
年10月15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大城技术学院签署协议,共建“机电一体化”国际化专业,实现“学分互认、学历互认、技能证书互认”。
年10月16日,在天津市教委领导的关怀下,“中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成立。由天津和泰国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研究开发团队,开展中泰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开发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同时,为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推广和宣传等服务,并通过组织开展中泰职业教育学术、教学交流活动等推广先进技术教育。
年11月9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大城职业学院达成协议,学院第二批30名师生拟于年2月赴泰学习培训交流一个月;年5月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期间,共同举办“中泰学生手工艺品展示会”和“中泰学生职业技能表演赛”。
年11月19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聘用的外籍教师(泰国籍)入校。
4.渤海“鲁班工坊”得到了中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渤海“鲁班工坊”得到了中泰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高度赞扬与肯定。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教授带领天津职教专家进行“鲁班工坊”顶层设计、教育部王继平巡视员听取“鲁班工坊”建设汇报并予以指导、天津市人大常委会苟利军副主任代表天津市政府赴泰国,为“鲁班工坊”揭牌,天津市曹小红副市长接见泰国来访团,鼓励中泰双方建设好“鲁班工坊”。泰国大城府布拉雍省长、泰国国家职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等官员极为重视“鲁班工坊”的建设,年3月8日,渤海“鲁班工坊”在泰国落成运营当日,泰国国家教育电视台对揭牌仪式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引起当地轰动效应。
在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宣传周期间,该项目应邀参加了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成果分享和教育部“中国—东盟跨境教育合作论坛”经验介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天津日报等20余家媒体对“鲁班工坊”进行了报道。年6月,天津市委宣传部专程选派记者到泰国现场拍摄编辑“鲁班工坊”相关内容,并作为《津彩“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制作了四期节目在《天津新闻》中播放。
年2月3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了诗琳通公主亲手颁发的“诗琳通公主的纪念奖章”。此奖章是泰国皇室诗琳通公主的标志,授予给泰国社会或人民大众做出贡献的人。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建立的“鲁班工坊”,为泰国的职业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获此殊荣。
渤海学院与大城技术学院的合作,受到泰国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赞扬。泰国金佛寺住持、岱密中学孔子课堂泰方主席(泰国一带一路隆财基金会主席)帕龙芒克拉攒—赵昆通猜博士多次接见渤海学院的领导和教师,称赞渤海与大城的合作:渤海“鲁班工坊”Model。
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等高层领导、大城府省长布拉雍和新任省长苏津、民选省长叟穆颂女士等地方政府高级官员也多次接见渤海学院赴泰的参访团,对渤海学院和大城技术学院的友好合作和“鲁班工坊”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对泰国职业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希望泰国和天津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两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5.中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和“EPIP”教学研究中心建成。
为进一步深化“鲁班工坊”内涵建设,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建立中泰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共同推进两国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发展。年10月24日,“中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体验中心正式成立;年5月22日,“EPIP教学研究中心”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两个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中泰职业教育理念的交流与借鉴,推广先进技术教育。由天津和泰国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和学者组成研究开发团队,共同开展中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政策研究,开发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为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建设等提供决策咨询、推广和宣传等服务,开展中泰职业教育学术、教学交流活动,增加中泰职教合作,以达到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促进对外输出先进技术。
6.中泰合作建设“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
年10月24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签署了共建“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签署合作协议”。“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是根据泰国经济建设需求设立的,招收泰国学生,将他们培养成当地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毕业后,泰国学生可从事机电设备(数控设备、自动生产线等)的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护维修、技术改造等生产一线工作,将成为熟悉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产品的海外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城技术学院选拔出精英教师,共同组建了“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教研室。按照泰国VEC和中国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根据泰国职业教育教学具体情况,经过多次研讨,共同开发制订了“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了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的审批,得到了中泰双方教育部门的认可。
“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学制三年,分为三个阶段,即:0.5年(泰国)+2年(中国)+0.5年(泰国)。第一阶段(0.5年):留学生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课程学习,所学内容为泰国VEC要求的必修课程(如泰国文化、数学等基础课程)。第二阶段(2年):为在中国学习阶段,分为汉语学习阶段和专业学习培训阶段。留学生接受为期半年的汉语学习课程,系统的学习汉语知识以及中国文化;之后,接受为期一年半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学习培训,系统的学习机器人、工程制图与CAD、传感器技术等专业知识与实训。第三阶段(0.5年):留学生在第六学期回泰国相关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
泰国学生完成所有课程和培训,考核通过后,将获得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国大城技术学院两所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目前,中泰合作建设“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第一届20名泰国留学生已经完成中文的学习,进入渤海学院开始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第二届20名泰国留学生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抵达天津,开始第二阶段的学习。
“机电一体化”国际专业是“鲁班工坊”建设成果之一,双方按照泰国VEC和中国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精心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教学标准,并将共同开发编写泰语系列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中泰远程教学,并设立了“鲁班工坊”奖学金,鼓励学习优异的泰国学生来津留学,使天津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文章节选自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黎志东李艳申奕《渤海“鲁班工坊”——天津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一文。更多内容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白殿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