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坚太励志身患癌症的他成了勤劳

在印江县峨岭街道小云村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身患癌症却顽强而幸运地活了下来,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短短几年之内,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买了面包车,在县城买了商品房、门面,成了有车有房一族,他们家也被村里评为了“勤劳致富示范户”。

这个人就是王建国,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和邻居修建住房连接村主路的支路。挑沙子、拌水泥,一点都不含糊。国字脸、黑皮肤、体型高但略显消瘦,见到记者后,他热情地打起了招呼,并用自家养的蜂蜜给记者泡了蜂蜜水尝鲜。养蜂,是王建国患癌后从事的第四个行业了。

今年全国扶贫日活动上,村里给他颁发的“勤劳致富示范户”匾额,被他悬挂在房子大门的正上方。王建国和妻子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他养的密蜂蜂箱,一边说起了自己的过往。

王建国今年44岁,年被诊断出胃溃疡,后转换成胃癌,先后到遵义医学院、医院医治,七次化疗,切除了大部分的胃,医生告诉他忌辣、忌酒、忌烟,不能熬夜和过度劳动。现在,他依然需要服用药物,并且每年要定期到遵义医学院复查,医药费花费上万元。

王建国回忆,患上癌症那段日子,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父母已老去,整个家剩妻子一个人苦苦支撑,想起自己作为家中的顶梁柱责任重大,一度想要放弃的他又鼓起勇气配合治疗,经过顽强斗争,最终战胜了病魔。

生病之前,王建国曾在广东从事过铝合金行业,病情稳定后,他想到自己有这一门技术,身体也不适合出去打工,决定在新寨镇租房子制作铝合金门窗。凭着自己吃苦耐劳,诚信经营,生活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一家人年进入精准扶贫对象管理系统,到年就脱了贫。

铝合金行业做得久了,王建国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后来两个孩子进县城读初中,一家人搬到县城租房子住。王建国开始在县城流动卖水果,再后来,看到邻村村民开着面包车走村窜寨卖日用百货,他发现了商机,也想跟着干。

然而,由于多次化疗和麻醉药的副作用,王建国的记忆力受损,考驾照时,科目一就考了五次才过关,但他凭着一股劲儿,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把驾照拿到了手。之后他买了一辆三万多元的长安小货车,走村窜寨卖百货,一天能有两三百的收入。王建国开着小货车跑遍了铜仁西五县的村村寨寨,最远的时候一天要跑两三百公里。

租房子的时间一长,王建国觉得租房子不如买房子划算,这些年起早贪黑挣的钱加上地方征收的赔偿款,他当机立断,在县城首付购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商品房,随后又全款购买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商业门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走村窜寨的流动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了,由于吃饭不规律,王建国原本就不好的胃又开始吃不消了,而肩上却还有供房和一家人生活开销的压力,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再次转行。

今年4月,通过自己的老表,王建国开始尝试养蜂,最开始养的四箱蜜蜂已经割了两次蜂蜜,二十来斤的蜂蜜以元每斤的价格被一抢而空。养蜂业投入劳动成本低,利润回报快而且高,尝到甜头的王建国决定和老表合伙,在新寨乡新寨村岩下组养了50多箱蜂蜜,预计到明年可以发展到一百多箱。

如今,王建国的女儿就读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大三,17岁的儿子在印江一中读高一,妻子在照顾家庭之余也帮着他养蜂,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甜甜蜜蜜。

因为这不平凡的经历,王建国一家被评为村里的“勤劳致富示范户”。笔者想说,这份荣誉,王建国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生活中,总是将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命运不公或是其他客观原因的人,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对生活是否付出了全部的努力。抱怨不如改变,毕竟,生活是没有不劳而获的。

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tzuoer.com/lsyg/6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