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停课不停学”,为学生提供便利、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教师如何掌握信息化工具,教学形态怎样迅速转型?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在线学习?如何提升教师的在线学习技能,教师如何做好学习的示范和引领?
这次疫情,也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离开学校的学习情境,能否在“在线情境”中还原“在校场景”,同时优化互动体验?大规模的在线学习能否成为一种新常态?
_科技为教育带来了更多可能,线上资源触手可得。学习正在逐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家上学的新通道在逐步打开。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已成为新的趋势。
掌握新工具,绝不仅仅意味着简单地用新工具替代旧工具;当我们谈新情境的时候,也绝不仅仅是把课堂从线下,搬到线上。
我们需要开始思考,如何在新情境下,运用新工具、新学习方式建构新的学习社群和新的师生关系。
打开学校的边界,发现更多可能。这是学校教育者的一次勇敢尝试,每一所学校都向未来的学习迈出了一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了解自己的才能,使他们成为有成就感的人,成为积极而富有同情心的公民”。
教育变革改变了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催生了教育变革。疫情无情,但也给教育工作者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运用新技术、新范式,去适应新背景、新观念,去建构新体系、新机制。惟有教育创新,才能带来创新教育。
学习不停歇,创新也永远在路上...
一、教师信息化线上研修
_工具应用、线上研课、课程开发,
教师如何提升信息素养?
大渡口实验小学
_学校从1月30日起开始持续的教师线上研修,聚焦教学微应用使用和移动办公。
如何在线协作教研?如何录制微课?由信息技术专家们提供培训资源和线上答疑。如何为孩子们提供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各学科组商讨空中课堂实施方案,在线语音答疑、资源分享、技术指导;借助网络平台获取学科优质课程资源、教育信息技术学习资源。
老师们从毫无头绪变成了有条不紊,从一知半解变成了胸有成竹。音乐组率先完成了课程录制。紧接着,数学组、语文组、英语组……精美的PPT、实用的任务单、一气呵成的授课视频,无一不是老师们努力的见证和此次培训效果的展现。
教师还研发了“全学科+防疫主题项目学习”的近课时的“抗疫·启慧空中课堂”,并策划了“我是疫情防控小卫士”课程。从防控倡议书、“防控我该怎么做”学生微讲座、学生心理防护对话三维度展开。二、学校课程“云平台”建设
_学习直播、学习网络授课
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大足区龙岗第一小学
_大足龙岗一小六年级五班的语文老师邓燕,利用钉钉直播平台,在直播间里与老师们研讨、练习直播授课。有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接触网络直播,邓燕老师和其他几位熟悉电脑的老师,就当起了师父耐心教。
2月10日开始,学校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