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18日在重庆召开“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重庆专场,介绍“十三五”期间当地贫困地区健康促进工作经验做法和进展成效。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健康扶贫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贫困地区居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同时,更要引导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十三五”时期,我们实施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各地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当地脱贫攻坚能力。各地聚焦重点难点、建立工作机制,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培训“明白人”、发放“明白纸”,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9.17%,其中农村健康素养水平为15.67%,较年的13.72%提高了1.95个百分点,较年的6.89%提高了8.78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居民素养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重庆市在贫困地区健康促进领域有一些富有特色的做法。今天,我们在重庆市举办“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重庆专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先生;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新民女士;医院党委书记王守富先生;重庆市健康教育所所长黄浩先生;重庆市綦江区文龙小学校长胡荣裕女士。
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今天,各位嘉宾将为大家介绍重庆市在“十三五”时期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的新变化,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方面的工作。
首先,请黄明会主任介绍重庆市贫困地区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情况。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黄明会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卫生健康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持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重庆实践,不断深化健康促进教育与教育,重庆的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四大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西部地区领先地位。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一”的措施,推动全市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取得积极的成效。
一是用好一根目标考核指挥棒。从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对区县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有力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点实现全覆盖,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01%,较年提高了8.13个百分点。
二是打赢一场健康促进的攻坚战。开展脱贫地区、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精准摸清贫困人口发布情况和健康需求,针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重庆市民偏辣、偏油、偏咸这样的饮食习惯,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基本实现贫困户“一家一张明白纸、一家一个明白人、一家一份实用工具,一人一份健康教育处方”,年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2.13%,较年提高11.5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增长幅度。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年以来累计改厕.5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年的64.5%提升至82.3%。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贫困地区健康促进学校建设比例达50%以上。
三是做实一件健康科普“民生事”。打造市级健康科普资源库、专家库,建成健康信息服务平台,联合重庆电视台打造权威健康科普电视栏目,发布《重庆市民健康公约》,编写出版《健康真相知多少》等健康科普读物,开发科普传播材料种。五年来,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健康科普宣传、讲座40余万场次,现场受众余万人次。疫情期间,累计向市民全覆盖发送健康知识短信40余亿条次,“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线”成为市民的基本生活习惯。
四是建成一批健康环境“示范点”。在健康促进方面,累计建成全国健康促进县(区)8个、全国健康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普基地26个,开展肺康复站建设试点20个。在爱国卫生运动方面,累计建成13个国家卫生区、10个国家卫生县城、55个国家卫生乡镇,市级卫生城区实现全覆盖,农村越来越美丽,群众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黄主任,下面请刘新民副县长介绍云阳县的相关工作情况。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刘新民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万里长江天生云阳,云阳县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峡地区腹心地带,人口万,“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健康中国的战略,将健康促进融入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之中,采取“三四四”的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年的13.16%上升到22.98%,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一、建立“三项制度”,实现健康促进工作有机制、常态化
建立“健康赶场日”的制度,将每月第一个“赶场日”作为乡镇健康赶场活动日,推行“政府搭台、医院唱戏、群众参与”格局,建立健康促进“集中月”制度,将每年5月和11月确立为健康促进集中月,集中开展健康教育、家庭医生随访等,实现镇村组全覆盖。建立“大扫除”制度,将国庆、中秋、春节等节日前一周定为大扫除周,每月10日、20日定为大扫除日,在全县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二、打造“四大基地”,实现健康促进工作有载体、能落地
打造宣传舆论基地。通过电视台、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