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AN请你吃电台巷火锅
文末有浮力(つ′ω`)つ
----
-
如果你是资深的重庆火锅爱好者,那么不可能没听过大名鼎鼎的“电台巷”。
“每天排号上百桌”这种对于很多餐厅老板想想就偷着乐的事儿,电台巷老板唐一早已习惯。终于,继成都与上海后,电台巷又要开始引爆北京了。
“电台巷”在三里屯红街大厦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京城初见便排起了长队。让众多老饕心心念念不惜排上六七个小时的电台巷落地北京后,在成都店的基础上新增了很多亮点,你一定不能错过。
看起来简单的底料做起来其实颇费功夫,煮辣椒、吹辣椒、听海椒这三个步骤是它的灵魂所在。
-你或许不知道,这里火锅几种不同的辣椒竟然是分开来煮的。根据其不同的特性,用不同的水温和时间去发胀它们。
辣椒必须煮到刚刚好,太硬太软都不行。衡量辣椒煮成功的唯一标准是用手捏海椒的感觉,这需要细心体会,以及多次触摸产生的记忆来形成一种经验,没有多年的功夫是无法领悟的。
-煮辣椒仅是炒制底料的第一步,第二步用风扇吹煮好的辣椒,这是唐一师傅刘鹏的独门绝技。很多做了一辈子火锅的老师傅也看不懂这是演的哪一出。
大多数火锅都采用油炸这种方式来炒制火锅底料,吹辣椒这个环节,其实是在为干炒制造条件。
干炒是小火慢炕海椒的一个过程,海椒吹干了更容易炕出香味,所以吹海椒是个技术活,马虎不得,海椒吹到哪种程度,也要靠手来感觉。
而且,吹好后不能直接炒制,要放入冰箱冷藏12小时,温度必须是0度,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
-整个过程约耗时三到四小时,精力得高度集中,有节奏地不停翻转底料,仔细观察海椒颜色的变化,油的颜色的变化,气味的变化,油滴速的变化,进而判断下香料以及其他辅料的时间,相当于一套组合拳,威力很大。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独有的复合味型。底料起锅的时间非常关键,通常炒料者需要以辣椒在油中的细微爆炸声音来做判断,早几秒晚几秒都会造成味道较大的偏差。
在成都只卖红锅的电台巷,来到北京后也了“入乡随俗”起来,不能吃辣的食客们还有鸳鸯锅可选,浓浓的猪骨熬成的底汤,涮菜前记得先喝上一碗。
-
对了,清汤锅一定得配着北京店独有的“烧椒酱”食用,根本停不下嘴,成都和上海的食客们先不要羡慕,让你们嫉妒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除了蛋煎糍粑全国售卖外,菜单上所有的小吃只有北京店才可以吃到。
客人们在排队的时候可以点一些小吃,提前感受“电台巷”带来的舌尖诱惑。小吃档的师傅都是从成都远道而来,甚至专人负责专款,术业有专攻都不足以形容。
△蛋煎糍粑△
这块小吃说是电台巷的热销榜榜主都不为过,微博随便一搜“蛋煎糍粑”,便能看到大家对于电台巷的这款产品是有多疯狂。
作为成都名吃,电台巷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与改良,糍粑一定要裹着蛋液炸两边,蘸着的豆粉儿也是独家调制,一吃难忘。
△红油水饺△
试问有谁能拒绝得了这份香辣可口的红油水饺呢?
这份红油水饺的调料才是关键所在,只见着阿姨分分钟之内“唰唰唰”地放了好几种不同的调料,吃的时候搅拌均匀,入口那叫一个香~
虽然看起来对不能吃辣星人不太友好,但是辣中带甜,妹子根本抵抗不住它的诱惑。
△全蛋金丝面△
金丝面完全就是面粉加鸡蛋,不放入一滴水,打火机都能点着呢!如果你赶巧了,还能在入门的档口处看到师傅做面,费了老大功夫了,这里得卖个关子。
北京很少有卖全蛋金丝面的地方,更别说这种现场给你做的live版全蛋金丝面了。
△叶儿粑△
这是四川乐山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很多人第一眼都将它认作青团,其实它们只是看起来很像而已啦~
电台巷的叶儿粑是咸口党,软糯糯的外表下,裹着满口留香的肉馅儿,一口下去太满足。
△烧麦△
作为我国土生土长、历史悠久的面点之一,不同地区的烧麦,在制作的选材与工艺上差异还是很大的。
与南方常见的以糯米为主不同,电台巷的烧麦以肉为主,个头儿也没南方烧麦那么大,一口一个吃起来特过瘾。
-
电台巷对食材的严格控制,哪怕最不起眼的香油、码嫩肉用的淀粉、底料里的某一款辣椒,都是老板大大唐一摒所有人情关系后,坚决选择的最好那一家供应商。
#特色涮品推荐#
广味香肠、鸭肠、涮毛肚、鸭血、嫩牛肉、黑豆花
-
除此之外,老板大大唐一还特意为北京店上了一款别处都没有的烧椒酱,配着清汤锅吃,巴适dei板~
还有,电台巷里看起来简简单单的红糖冰粉,是专人用冰粉籽籽一斤一斤手搓出来,再淋上指定的沙地甘蔗熬出来的土红糖水,一口下去,瞬间治愈灵魂。
-
介绍完好吃到飞起的电台巷
JANNA当然也给各位次货大大们准备了特别浮力!!
1.转发这条推文至朋友圈
2.
出想一起去电台巷的朋友3.最后将朋友圈截图发至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白癜风怎么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