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履印middot医院七十载

今年8月1日,医院建院70周年的纪念日。小编整理了相关档案,带大家回溯历史,医院筹建、成立、发展的历程……

今天小医院建院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谷镜汧教授。

?

谷镜汧

~年。字渭卿,浙江省余姚人。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医学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

谷镜汧是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年毕业后受金融家宋汉章先生的资助,赴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成长为著名的病理学家、教育学家。

作为我国病理学的奠基人,谷镜汧曾担任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代理院长,长期致力于寄生虫病、结核病、肝病等方面的病理学研究。他在国内最早提出肝炎与肝癌存在病因关联的论断。

在宋汉章倡议为家乡余医院时,时任上海医学院代理院长的谷镜汧积极参与。在医院建设完工后,谷镜汧先后动员了李学易、李宗明、毕婵琴等著名医师和上海医医院服务,配备了从院长到护士的一整套医务人员。上海医学院医院疑难杂症的咨询服务,医院成为上海医院,一跃成为当时“浙东名院”。

下面,让我们走近这位医学泰斗的故事吧……

生平简介

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后赴德国深造,获医学博士学位,年回国。年,就职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科。年,应颜福庆院长之邀请任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学讲师。年,得美国洛氏基金赞助付美国西奈大学病理科进修。年8月后回国,历任上医副教授、教授。年,江西中正医学院向上医借聘病理学教师,谷镜汧应聘举家内迁昆明。年,上医内迁昆明,他负责两校病理学教学。年出任上医教务主任。年,任国立上海医学院代理院长。

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主任、《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上海市第四届政协委员等职。

内迁时期的代理院长

颜福庆在协和医学院任副院长时谷镜汧也应聘任职于协和病理科。年颜福庆创办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时,知道谷镜汧在病理科上学有专长,便邀请他一起来创办医学院。年医院优厚待遇和良好工作条件的情况下,追随颜福庆来到上海吴淞的中央大学医学院任职。初创时期的上医一无所有,谷镜汧首先开设了病理学课程,边教学、边筹建病理学实验室。经过2~3年的努力,病理科初具规模,不仅能胜任学校的病理教学,还配合临产开展外科病理检查、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等工作。

谷镜汧在做病理解剖时吸引了许多临床医师和高年级学生过来观看,他常是边示范边讲解,强调病理诊断在临床医学上的重要性,病理解剖不仅验证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也能纠正和补充临床诊断。

年1月28日淞沪战事爆发,上医在吴淞的校舍毁于日军的炮火,病理实验室也荡然无存,谷镜汧心急如焚,他在满目疮痍的废墟瓦砾中苦苦寻找残存的标本切片和一些解剖仪器,为恢复病理教学竭尽全力。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内迁重庆时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战争年代,病理学教师奇缺,谷镜汧同时担任上医、同济大学医学院、中正医学院、广西医学院等几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他风尘仆仆地往返于重庆、昆明、宜宾、桂林之间,奔走授课。

年8月,八年抗战结束,日本全面投降。在重庆的上医准备返沪,院长朱恒璧飞回上海,接管在上医院。重庆上医的工作由谷镜汧全面负责,他出任代理院长一职,医院的主要事务全部落在他身上。这意味着他要负责在重庆的上医几百名学生、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和学校的全部财产的复员工作。同时学校应国民政府教育委员会的要求,派出戴天右和林兆耆二位教授“赴东北接收医校”。

抗战期间内迁重庆的机关、学校、医院很多,谁都想着早点复员,但当时交通状况及其恶劣,长江航运很长时间不能顺利通航,汽车运输也非常拥挤。谷镜汧焦急万分,寝室不安,三番五次地找教育部,进行联络,终于将复员方案定下来。最后学校分两批复员,第一批学生走公路、铁路线,从北线回上海;第二批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分乘8辆大小客车,从南线回上海。而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档案文件、教学标本等全部装箱分别装上两条木船,沿长江水路顺流而下回上海。不料,木船到达万县附近时失火沉入长江,船上所载物资尽沉江底。这可是上医人八年抗战期间在大后方艰苦创业的全部积累,包括教学、科研行政、财务等方面的所有资料,更有谷镜汧用无数个日夜解剖、制作、收集起来的珍贵病理标本。噩耗传来,谷镜汧被惊呆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满脸愁云,泪流满面,他为自己的心血结晶和上医人多年辛苦成果付之江水心痛不已!

谷镜汧夫人年回忆复员的那段经历时这样写道:

“抗日战争胜利了,院长朱恒璧立即飞沪,上医及中央医学的主要事务就落在了镜汧身上,医院的复员工作……一年以后,才使最后一批职工连同家属共80余人,分乘8辆汽车,由渝返沪。车上老的60多岁,最小的出生不满1个月。沿途跋山涉水,走走停停,行程几千里,足足走了33天才回到上海。”

年内迁人员返沪后,谷镜汧延续出任国立上海医学院教务主任、代理院长。

指导实验教学

生歌乐山下的病理学教授

国立上海医学院内迁至重庆时,定校址于歌乐山下。

在歌乐山龙洞湾山坳深处有一间极其简陋的土坯房,里面无水无电,这小小的房子就是谷镜汧的病理解剖室,设备也只是一张木板台子,旁边是一些坛坛罐罐装着各式标本。谷镜汧常常一个人关在密不透风的小屋中,一干就是几小时或十几小时,深更半夜在油灯下做尸体解剖对于他来讲是家常便饭。

由于战争,病理科的专职人员很少,尸检工作常常是他亲自出马,无论何时随叫随到,从不推诿。这一时期,他做了不少罕见的标本,有伤寒、乙脑、梅毒、结核等,他一直视为宝贝保存。

当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物质条件极其匮乏,尽管如此,谷镜汧依然刻苦钻研,秉烛夜读。为配合临床诊断,谷镜汧还要做大量的活体病理切片。而做病理切片需要纯酒精来固定标本,在上海可以进口,但在重庆则无法搞到,无奈之下,他只得设法重新蒸馏回收已经使用过的废酒精。一次不慎,因温度过高,蒸馏瓶塞被冲掉,酒精溅到火炉上引起燃烧,火焰烧到他的面部和身上,他急中生智就地打了个滚,火才熄灭。虽然房子没有被烧着,但他自己的脸却被烧伤。第二天脸肿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可他还说:“办公室未被烧毁,自己生命也没有丧失。抗战期间,前方战士流血牺牲,我只是虚惊一场,算不了什么。”

内迁时期谷镜汧因担任多所医学院的教务工作,经常往返于重庆、昆明、宜宾、桂林之间。当时,宜宾一带流行一种怪病,患者的后全身瘫痪,不能行走,当地人称之为“痹病”,严重的病人会迅速死亡。年,宜宾中学大批学生突发此病,人心惶惶。谷镜汧通过动物实验与尸检的病理得出结论,认为此病是由于食用了含有“氯化钡”食盐出现的食物中毒所致。病因找到后,疾病很快得到了控制。谷镜汧的研究成果换回了当地百姓的一方平安。

谷镜汧教授会面国外专家

《病理学总论》系列专著的撰写

谷镜汧在德国学习的艰苦经历与遭遇,使他深刻地感受到被西方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所受的歧视和屈辱,稍有成就的往往被认为是日本人,他自己就曾经被别人这样认为过。为此,他立志要洗刷耻辱,他说:“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中国人要有出头之日,只有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别无他途。”鉴于基础科学对于医学专业的重要性,谷镜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攻读病理学专业,以期将来学成回国后,创建我国自己的病理学科。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深受封建迷信毒害,人们对于病理解剖十分不理解,所以国内要取得解剖材料是一件极其困难之事。但谷镜汧没有更多的考虑回国后是否可以找到工作,而是坚持完成了全部病理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谷镜汧从协和医学院到上医从事病理学教学,他发现没有一部适合国内医学院病理教学的中文教材。于是,他决定自己撰写。因当时写作条件较差,没有助手,真要写起来困难很多。无奈之下,他把自己的夫人动员起来,由他口述,夫人记录形成草稿,在此基础上,他又在烛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修改,最后终于形成了《病理学总论》的书稿。但终因经费困难,后来又遭遇战乱,此书一直没有正式出版。年,沉积多年的《病理学总论》一书终告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病理学专著,是一本具有特色的病理学教科书。

此后,谷镜汧又组织上医病理学教研室人员先后编写完成了病理学系列的专著,包括《病理学解剖总论》、《病理解剖学各论》、《病理学总论、各论》。使上医的病理教学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谷镜汧与“学运”

年6月,谷镜汧率领学校最后一批人员经川湖公路抵达上海。上医新一轮的发展又在上海枫林桥畔重新开始。

但时局动荡,年底,北平爆发了“沈崇事件”,起因是年12月24日晚上,2名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学生沈崇所引发的大规模反美示威大游行。至年5月,事态演变成为全国性的“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上海各高校的学生在上海国立大学学生联合会(简称“国大联”)主席朱镇亚(上医48级学生)等领导下,举行示威游行,并派遣上医学生王道佩、汪无绩、钱文治3位同学赴南京,参加声援重要大学的学生请愿游行。5月20日,南京政府镇压了学生运动,造成了震惊全国的“五·二0惨案”。“国大联”在上医开会,发表了上海学生《告全国同学书》,要求政府保障学生人权,严惩凶手。此后,举行了全市性的学生罢课,上医校园内学生运动风起云涌。

作为代理院长的谷镜汧对学生运动深表同情与支持,但同时也为学生的安全担心。参加游行的学生被捕后,谷镜汧更是心急如焚、寝食不安,多方奔走营救,他三次向国民政府上海市长吴国桢保学生出狱,并多次探望被捕学生,还乘探望之际,秘密为学生传递纸条,通报情况。同时以学校的名义向警备司令部提出书面抗议,并由校方竭力设法保释被捕学生。那段时间,谷镜汧几乎每天都去市政府交涉的,当局吴国桢要镇压学生运动,就对各大学的校长们施加压力。谷镜汧顶着强大的压力,劝阻学生、保护学生,斡旋于政府与学生之间。

经过努力,被捕学生全部获释。为保证学生不再被捕,谷镜汧组织召开教授会议,决定本学期提前于6月16日放暑假,没修完的课程到下一学期再补修。用行政手段保护爱国学生。

“文革”中,谷镜汧却因为这段历史成为了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使他过早地含冤离开了人世。

邀请马寅初来上医演讲

马寅初先生作为国内著名的教育学家、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其才华横溢的智慧和刚正不阿的精神早已为人知。他曾经担任过南京立法委员、立法院经济委员及大学教授、校长等职,也因抨击时政蹲过监狱。

早在学校内迁时期,谷镜汧与马寅初就有过交往,谷镜汧称他为马老先生。年春天,上医的校园里学生运动四起。马寅初这样的大家在时局动荡之时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复杂的局势,敢于拍案而起,撰写击中时弊的文章,做演讲,揭露当局镇压学生运动的动机、目的。一天马寅初应邀来到上医大礼堂做演讲,礼堂被挤得水泄不通。代理院长谷镜汧把马老先生介绍给学生,听演讲的学生反响十分强烈。那天马寅初为上医学生演讲,主要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假民主真独裁的面目。同学们为马寅初不畏强暴、不顾个人安危,反独裁、反内战的精神所激励。

谷镜汧虽然也担心学生们有过激行为,表现得有些不安和紧张,但他还是支持马寅初的观点,爱护进步学生的热情。由于他的镇定和控制,演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上期回顾:十年艰难筹建之路

一篇文章,医院最初的模样……

几经更名,不变初心

医院的珍贵历史档案,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tzuoer.com/bxgm/5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