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活动,只不过这种教学活动属于校外教学的一种形式。然而实务中不少企业为了获得廉价的年轻劳动力,故意以招录实习生的形式与高职院校洽谈所谓的实习合作,或者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的形式招聘实习生来其岗位工作。而这种所谓的实习实际上不过是看重了这项学生与企业之间不成立劳动关系,不需要支付较高人工成本的好处。鉴于这种情况在高职专科或高职本科生中情况较多,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作为高职学生如何防范上述情况侵害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学校分配的实习岗位也要最后自己做一下背景调查
实务中不少学生甚至学生家长都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既然是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和相关岗位,那么大可放心。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企业就是看中了部分学生或者家长的这种心理,直接与学校合作,谎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而学校如果审核不严或者与某些企业串通,则实习学生很容易沦为此类企业的廉价劳动力。
基于以上原因,学生在获得学校分配的实习单位时,自己在签字同意至该岗位实习之前,务必要先调查一下该企业的相关情况。
调查范围除了要了解该企业所经营行业是否能与本专业相关外,还要从多角度了解该企业是否存在:因安全生产受过处罚、因职业病健康问题被起诉、存在违法用工的相关情况等。学生如果自己不知道如何调查这类信息,可以让家长协助调查和询问。其实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和信息甄别及判断能力。这本身也是对学生自己的一种锻炼。
二、自行申请的实习单位,更要先做一下背景调查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除非学生或者家长对学校安排的实习机会不认可,否则学生是不能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而学生如果自行学长实习单位,也需要向学校提供书面申请。这个操作实际上学校一般还会让学生签署一些所谓的免责文件,学校的这个操作往往是为了规避自己的法律风险,虽然这种规避往往不过是学校自己的一种想象。
且不论学校是否同意上述操作,对于学生如果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更要做好相关调查。如果有相关亲友了解该企业的情况,建议在网络了解相关资料后(安全生产、职业健康、行业与专业的相关性、违法用工情况等),再去现场向周边群众打听该企业的相关情况。作为学生涉世不深,如果感觉有难度,可以寻求家长在这方面的帮助。
三、出现个人权益受侵害时,要及时维护个人权益
在实习中如果发现你所从事的工作不过是简单重复的辅助性工作且无人对你做任何工作指导,那么此时你的工作不过是在为这家企业提供可替代性劳动。这家企业也无法给你工作实践的指导。你的实习权益实际已经受到侵犯。
如果学生在实习发现自己的个人权益受到侵害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存在实习内容与实习目标相差甚远,自己纯属廉价劳动力的情况,实习学生可以考虑与学校联系,尽早中断实习并寻找其他合适的实习单位。
如果学生在实习中安全受到威胁,建议此时务必寻求学校及家长的帮助,选择学校协助解决或者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忌仅单纯因为担心实习受到影响而一味忍受,导致个人权益受到更大侵害。
实习是学生们第一次面对工作的一种试水。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学会自行判断、分析,学会寻求相关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学会运用各种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运用工作机会锻炼自己,并逐渐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