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实验中学职教领头雁振翅再高飞民生周

从建校初期名初中新生、两名专职教师,到一度全国知名的“万人大校”,再到如今近人的高质量育人教育体系;

从建校初期租用民房、师生同心建校舍,到建立30亩学农基地、蔬粮自给自足,再到投资多万元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启用、投资万元附属幼儿园破土动工;

从社会上有口皆碑的初中、高中到高复班,再到普高、职高共存向职高全面转型,如今的金华实验中学已是国家级重点职校,并获得了金华市唯一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突出贡献奖。

得方寸之地,载育人之职。金华城西、白沙溪畔,几度更名的金华实验中学,是婺城新区一众学校中最为特别的一所名牌老校。65年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批批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育工作者,秉承“人人有才、人尽其才”的理念,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各行业人才。65年来,师生情系菁菁校园,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办学理念,他们都以自己是“实中”人而自豪。

栉风沐雨开新局,奋进创新续华章。近年来,该校通过“三名工程”(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提炼出“德技融通·情智并重”的校园文化,探索“良工”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吸引越来越多的师生一起追梦,共创“实中”新辉煌。

白沙溪畔:令人留恋的梦想起航地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建设部海绵城市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俞孔坚已和金华实验中学商定,今年5月5日他会回到家乡,回到母校,与校友一起庆祝母校65周年华诞,届时他还将与母校合作,授牌开办共育基地。

俞孔坚是白龙桥镇东俞村人,是金华实验中学80届高中毕业生,同年被北京林业大学录取,从此开启了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反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年,他成为获得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博士的第一个中国人,年他放弃美国绿卡和优厚的待遇,举家回国。年,俞孔坚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这是金华籍学者继何炳棣之后再次入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俞孔坚特别喜欢艾青的诗,这位金华老乡的诗句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情怀。俞孔坚是一个家乡情结很重的人,时时关心家乡的发展。他和他的团队直接参与了金华数十个项目的景观设计,用自己创立的景观理念改变家乡面貌。

最近,在与校长俞秀玲的交流中,俞孔坚多次回忆起当年的学习过程,提及对母校及老师的怀念和感谢。“我的梦想源于白沙溪畔,起航于金华实验中学。在时任(让长中学)校长许金翔、徐金德的影响下,在付时才、申兰春、毕丽霞、俞湘玲等老师的无私关心和培养下,我愈发坚定了刻苦学习、建设家乡的信念。自身的努力,老师的辛勤,最终为梦想插上了翅膀。”

跨越65载奋勇前行,金华实验中学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滕皋军,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商文江,同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胡耿丹,浙江省信息产业厅原党组书记曾浩明,全国著名中医陈炳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巨龙管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倪志权,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晓萌,省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东苑小学原校长夏美丝……他们的青春从这里起航,他们对母校有着最难忘的深情回忆。

美丽的白沙溪,虽然没有江河湖海的浩荡,却用她那甘甜的溪流滋养着这方土地,这怎能不让人眷恋?与师长、同学共同奋斗的学校,又怎能不让人牵挂?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更多的是平凡岗位上的建设者,最近学校收到了很多校友的怀念文章。

毕业20年的学前教育学生罗玉兰说,不管日子过得怎样,事业有多成功,我们拥有一个永远的身份——“实中”学子,“是母校给了我自信,是母校教会了我一技之长,是母校的精神让我乘风破浪”。

金华实验中学首届(年)毕业生章克难,其妻子徐小琴是第四届毕业生,其女儿章胜笑年从该校幼师班毕业,全家人对母校有着无限的眷恋。“记得在校三年,每周有两节劳动课,校舍西边那一片荒冢野地就是劳动课的‘战场’,人人参与,个个出力,挖坟砖、搬石头、挑泥沙、建跑道、平球场……母校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老三届’师生的汗水。”

申晔翠在金华实验中学读了6年,是最后一期初中生,又是第一批服装班学生,如今在上海、杭州创办了服装公司。她回忆道:“在朱翠萍、陈文萍两位恩师教导下,在学校良好学风的熏陶下,我很快就能独立完成设计、制版了,成绩名列前茅。高二时我到深圳蛇口制衣厂工作,学校里养成的习惯让我做到了对待一针一线都一丝不苟,碰到疑难问题虚心请教,这让我在工作岗位上快速成长。”

市区江南碧云路上有一家网红餐饮店“婺家小菜”,老总徐磊是白龙桥人,他是金华实验中学届烹饪班毕业生。从学生到配菜小工,从厨师到主厨,再到现在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徐磊走出了不同寻常的职校生发展之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像烹饪美食,其中固然有酸甜苦辣,会历经辛苦与奋斗,但最终能享受到美食和幸福的生活。”

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徐磊认为,忙碌和拼搏,是奔向梦想的“垫脚石”;坚持和执着,是追逐梦想的“加油站”。这也是无数“实中”毕业生的缩影与心声。

专业集群:造就一大批行业佼佼者

65年坚实办学,造就一所老牌名校;65岁美丽校园,青春焕发朝气蓬勃。从年开始逐步转型职业教育,金华实验中学办出了一批全省非常知名的示范专业,造就了一大批行业佼佼者和社会急需人才。

金华七成左右幼儿园的园长毕业于金华实验中学,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该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于年开设,是浙江省首批示范专业、浙江省品牌专业,金华市重点建设专业、金华市公共实训基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单位;年,该校开设了浙江省首个学前教育男生特色班。近几年,学前教育专业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甚至出现了排队报名的火爆情况。

单庆是“实中”首批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曾在浙师大附属幼儿园当了11年老师,在南苑小学附属幼儿园当了22年园长,两年前光荣退休,之后又受聘其他幼儿园担任园长。单庆表示,她同班同学大多一直坚持在幼教岗位,多数当了园长、副园长。“我在母校获得了很好的培养,一直感恩于心。幼教专业让我始终接触到最可爱的孩子,始终保持年轻的心,太幸福了。”

年3月,总投资万元的学前教育实训基地(附属幼儿园),在原让长初中校区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我市幼教专业的新航母。

“实中”的药剂专业也很有名,并且是浙江省高水平专业。年、年,浙江省高职院校单招单考药剂专业的高考第一名刘雅慧、周翔都曾在该专业就读,现在两人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食品药品类专业。

创办于年的电子专业经历过起伏,现在“实中”的电子专业已成为浙江省示范专业和省级实训基地。该校电子专业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人占到近四成,像吴正雄、吴姜宏等都是创业的优秀代表。除了电子专业外,实验中学年还开设了首批无人机专业,让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社会潮流。

金华实验中学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创办于年,培养酒店、导游、空中乘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四个方面的人才,该专业教学和服务社会能力突出,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今年2月6日,该专业组织开展了年春节留婺员工技能培训,47名婺城企业的外地员工参加了营养餐制作、茶艺等项目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健康饮茶、专业泡茶、有礼品茶等方面,风格优雅,深受学员欢迎。旅游专业老师何晓玲、刘景艳的茶艺课让受训学员感到很实用,两人也经常受邀外出讲座。年,金华实验中学为社会培训人,涉及学前、旅游、烹饪、电子商务等专业。

专业建设对接地域产业需求,不断优化做精做强。“金华实验中学有3个项目被列入浙江省“三名工程”项目建设,分别是学前教育省级品牌专业项目、王志勇大师工作室项目、3+X德育品牌项目。该校的学前教育3+4中本一体化项目备受青睐,录取最高分达到分;学前教育3+2班受欢迎,金职院特意增加了一个班。

去年6月,金华实验中学高职考试本科上线14人,总上线人数为人,全校所有专业(药剂、学前、财会、旅游、电子、电商、数控、计算机、工美)的考生全部上线,本科率、上线率连续3年实现“三连涨”。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该校投资万元建成的设施一流产教融合实训大楼,于年启用,学校还与万里扬、婺城区城投集团、雷迪森广场酒店、国贸景澜大饭店、婺城区机关幼儿园、山山家等都有深度合作,为学生实习、就业、成才提供了优质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技能人才支撑。

美好教育:奋斗最美丽校园多温暖

去年12月14日,金华实验中学举行隆重的“国赛省赛表彰大会”。一批匠心优师接连斩获重量级奖项,不仅创造了校史纪录,也为我市中职学校教师技能赛增添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其中,夏珊珊老师在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中,获全国二等奖;刘鹭丹老师在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教师技能比赛“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比赛中,获全省一等奖;张瑾瑾老师在省教育厅主办的年浙江省工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中,获全省二等奖。参赛老师“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会上,学校同时对备赛团队进行表彰。

副校长徐建军是白龙桥人,是从金华实验中学走出去又回来任教的人。年,他村小毕业后升入让长中学读初中。“母校教学质量好,教师教学水平高,是百姓心中的品牌学校、农村学子的优选学校。”年,他从金华师范学校毕业后踏上教育之路,年9月回到母校任教。时代变迁,身份变换,但母校“严谨求实尚德敬业”的校训在他的心里一直没有变,“勇于开拓不懈追求”的精神也没有变。近20年来,他见证着“实中”校园不断变大,校园环境日新月异,越来越美。

校长俞秀玲去年1月返校“掌舵”,此前她曾在这里奋斗过10年。时隔7年后,她再度回到该校,她说:“总感觉我与职业教育还有一段未了的情缘。”作为教育界的人,她希望学生们都能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成就最美好的自己。

去年疫情期间,校长俞秀玲的战疫思政课《一场疫情,一堂人生大课》登上学习强国,全体学生通过云课堂认识了新校长。复学时,学校以“让美好从校门口开始发生”为主题,迎接学生回校学习,这就是“情课程”的体现。“学生经历了两个多月居家隔离的学习生活,心情有些沉闷,我们希望让他们进入校园就有阳光温暖的体验,尽快从疫情的阴霾下走出来,焕发出孩子们应有的青春与阳光。”

俞秀玲说,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美好教育,教育就是向美而生的事业。“德技融通·情智并重”就是围绕美好教育而行,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美好品德、美好技能、美好情智和谐共生的新时代良工巧匠——这也是我们对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个性诠释。

美好教育还要环境好,师生们在温馨优美的大花园里心情舒畅,乐教善学。学校围绕白沙校园文化内涵,以“花满校园”的思路提升校园环境,新建校门口绿化景观带,布置校门口景观小路、石景、草坪、景观树等,大大美化了校园环境。此外,学校还在实训楼升级、办公室文化、老水塔改造、绿化带提档等方面,全面提升环境育人的覆盖面。

年12月,金华实验中学被评为“金华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精品文明示范学校”。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师生们一个个原创节目精彩纷呈,场面震撼,全程直播引来线上51.62万人次点击“围观”。

德技融通:职教“春天里”打造新时代工匠

1月21日,年度金华市职业教育年会在金华实验中学召开,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楼伟民出席并讲话,指出要加快形成具有金华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提升我市中职学校美誉度与竞争力。会上,金华实验中学获得年度唯一一个“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突出贡献奖”。

在国家层面,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对团结上进的实中人来说,一个个好消息传来,都是莫大的激励与鼓舞,“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讲到育人实践,俞秀玲特别赞同这样一个观点:课程育人才是回归教育本真的路径。学校根据“德技融通·情智并重”育人理念构建四大课程,分别是“德、技、情、智”课程。“弘扬劳动精神,传承劳动基因”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值星班特色管理、“白沙文化”为主题的30公里研学毅行等,都是“德课程”的体现。学校还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平台,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展示技能,增加社会实践,增强“德技情智”素养锻炼与培养。

俞秀玲说,学校这几年注重办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努力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从规模到内涵”的转变。特别是在高职考试、专业建设、职业能力大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这两年的招生季,金华实验中学备受青睐。俞秀玲认为,职校招生火爆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支持力度空前;二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观念转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逐年提升;三是与学校重视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分不开,“教育是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职业教育更是如此”。

职业学校是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摇篮,是新时代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压舱石”。金华实验中学以“良工”人才培养体系为核心培育学生素养,带领学生成为德技融通、情智并重的当代良工,同时为“优学婺城”建设添砖加瓦。

(叶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tzuoer.com/bxgm/12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