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报告独家原

年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报告

褚淑贞*,王恩楠,陈怡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

[摘要]江苏省作为医药强省,在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居重要地位。根据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出口交货值等各项产业基本经济指标数据,综合分析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的最新形势。通过从产业规模、研发创新、产业潜能、人才队伍、科研机构和专利发明等多个方面与其他重点医药省份的比较,揭示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医药产业;规模;研发创新;发展建议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医药产业已完成从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的转变,年江苏省医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医药制造产业各项指标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医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1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规模

1.1.1产业经济指标

从—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各项基本指标来看,年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较为迅猛,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出口交货值分别为.81亿元、.57亿元和.54亿元,较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分别为28.55%、34.90%和55.21%(见表1)。

1.1.2创新产品

江苏医药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医药企业创新产品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主产品。年1—8月江苏省家重点企业医药产业创新产品的产值、市场占有率、利税和利润增幅分别高于主产品3.33、1.74、2.95和3.78个百分点。年1—8月江苏省重点医药企业的工业产值为.68亿元,占全省医药产业总产值的54.60%,同比增长14.34%,其中创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6.66%,比全部主产品产值增幅高2.32个百分点;重点医药企业的创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42.39%,创新产品生产规模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年1—8月江苏省重点医药企业创新产品产值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连云港、泰州、南京、无锡、常州,其中产值同比增长率排名前3位的地区是连云港(20.43%)、泰州(18.23%)、无锡(17.29%)(见表2)。

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年1—8月江苏省重点医药企业主要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7亿元,占全省医药产品主营业务收入的55.78%,同比增长14.26%,其中创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00%,比全部主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1.74个百分点,占全部产品主营业务收入的41.36%。创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5位的地区是连云港、泰州、南京、无锡、常州,其中,连云港的创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为.58亿元,占全省创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的36.21%;创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排名前3位的地区是无锡(23.74%)、泰州(18.33%)、连云港(16.35%)(见表3)。

1.1.3重点企业

截至年底,江苏省上市医药企业共有26家(不包括外资上市公司),其中上市的医药工业企业有恒瑞、康缘、豪森、恩华、联环、金陵药业、苏州吴中、四环药业、精华药业、千红生化、济川药业、常州常茂、苏州天马、苏州雅本、苏州东瑞、朗科生物、海融医药、开拓药业等18家,上市的医药流通企业有南京医药和华东医药2家;上市的医疗器械企业有常州康辉(境外)、麦迪科技、赛康医疗、日新医疗、福怡股份和丹阳鱼跃6家。

年11月由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等共同组织推荐的“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榜中,江苏省有11家医药企业入榜,其中被评为成长型、创新型企业的分别有2家和4家,充分彰显江苏省医药企业品牌价值。

1.2产业体系

江苏省医药制造业按照生产类型可划分为制剂类、原料类、器械类、中成药类、生物制品类、中药饮片类、卫生材料类和制药机械类等八大类(见表4)。根据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统计的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各大类经济指标数据来看,制剂类、原料类和器械类仍为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的重要发展领域。

1.3产业发展

从近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江苏省医药制造业总体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上。尤其是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81亿元,增长率高达28.55%,达到近5年峰值;利润为.57亿元,增长率为34.91%(见表5)。

2江苏省与我国重点医药产业区域发展的比较

通过对江苏与山东、河南、吉林、广东等全国重点医药产业省市的比较,了解江苏医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以及与这些省市的相对优势和劣势,找出江苏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求发展对策。

2.1产业规模比较

从—年全国与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基本经济指标统计情况来看,江苏省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3%左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出口交货值相较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领先优势则更为明显,占比均在15%以上,充分说明江苏省作为沿海省市对外医药出口强省的重要地位。从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基本指标在全国的占比趋势变化情况来看,总体来说—年各指标占比变化情况不大: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基本维持在13%左右,上下波动幅度较小,年预测值有所上升;出口交货值江苏省占比较高,—年有小幅增长后年下降幅度较高,—年有所回升,达到了近5年的最高值(见图1)。

年江苏医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亿元,绝对值比山东省少.16亿,排名全国第2,占全国比重13.52%;同比增长14.33%,增幅位列全国第3,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33个百分点,高于山东省增幅2.33个百分点。年江苏、山东、河南、吉林、广东等5个医药产业重点省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出口交货值基本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只有广东的出口交货值较年略有下降,山东省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指标值居全国首位,而江苏省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出口交货值均位于全国第2(见表6)。

2.2研发创新和产业潜能比较

2.2.1医药制造业新产品开发

根据—年全国与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在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和销售收入的数据可见,—年全国医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由年的.53亿元升至年的.27亿元,6年增长.67%,增速明显,表明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新产品市场发展迅速。江苏在医药新产品上处于较大的领先地位。江苏医药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在年前维持在14%左右,年占比有了大幅提高,达到了16.48%;销售收入的高占比与江苏省在新产品研发上的开发经费支出密切相关,江苏省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在全国占比维持在15%以上,保持较高的水平。

从—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可见,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保持在13%~17%,—年间有小幅下降,—年明显上升;江苏省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绝对值保持增长,其占比总体小幅下降,年小幅回升。新产品投入产出的不同走势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创新转化能力的提升(见图2)。

年全国医药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湖北,与年的排名保持不变(见表7)。江苏省和山东省医药制造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领先幅度较大,仅这两省经费支出之和在全国占比超过了33%。江苏省和山东省医药新产品产值的大幅增加源于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的增加,年分别达到75.66亿元和65.78亿元,占全国相关总支出的17.68%和15.37%;其中,山东省年的增速最高,达到15.53%,江苏仅为6.72%,仍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新产品销售增长没有较大突破,仍是制约江苏省医药产业竞争力的一大问题。从增幅来看,年江苏省新产品销售增幅为21.57%,高于全国总增幅(10.10%),且在5个省份中仅次于广东(23.27%)排名第2。

2.2.2人才队伍和科研机构数量

从—年全国与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研究人员和科研机构数量统计情况来看,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研究人员占全国比重维持在10%以上;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在科研机构数量上的领先优势则更为明显,占全国比重由年的14.71%稳步上升至年的19.74%,仅江苏一省医药制造业科研机构的数量占全国比重接近1/5。从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研究人员和科研机构数量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可见,—年江苏省医药研究人员数占比略有起伏,—年小幅上升,—年有所下降,近3年呈稳步上升趋势;—江苏省医药科研机构数占比较高,且在5年间稳步增长,近2年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见图3)。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具有优秀的人才基础和研发基础,应充分发挥该优势,使其成为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年全国医药制造业科研人员数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是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和湖北;相较于年普遍出现人数下降的现象,年全国科研人员人数为人,同比减少3.01%,江苏省为人,同比减少3.78%,低于山东省的人,位居全国第2。

在年全国医药制造业科研机构数排名中,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处于前4位,湖北省位列第8;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拥有家科研机构,远远超过其他各省,比位列第2的山东省多出家,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1,表明江苏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仍然具有雄厚的基础(见表8)。

2.2.3专利发明情况

从—年全国与江苏省医药制造业专利申请数与有效发明专利数统计情况来看,江苏省医药制造业专利申请数占全国比重在11%左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比重(10%左右)稍逊于专利申请数,充分说明了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研发强省的实力。从—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专利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可见,专利申请数自年稳步加速上升,年占全国比重高达12.84%;有效发明专利数总体上有所上升,但呈一定波动趋势(见图4)。

年我国医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排名中,江苏、山东、浙江和广东属于位列前5的省份,湖北名列第10位;江苏省专利申请数(件)位列全国第1,充分说明了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卓越的研发成果;江苏省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少于山东,位于全国第2(见表9)。总体来说,江苏省和山东省在未来的医药产业持续发展中潜力巨大。

3分析与讨论

3.1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新常态”下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改造压力

医药产业作为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医药产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大量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医药企业正逐步被市场淘汰,加大对生态有利、附加值高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合理有效的投入,也是未来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方面。江苏省作为我国典型医药大省,在促进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表4中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八大类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原料药等附加值较低、污染较严重的领域仍为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江苏省医药产业的发展虽走在全国前列,但仍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在“新常态”经济产业环境中,江苏省今后的发展过程应更加注重加快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等。

3.1.2科研成果转化缓慢,产、学、研需进一步融合

在一个区域产业发展中,产、学、研都是知识积累的点,只有这些点相互联接时,才可以形成一个知识链,对整个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年欧盟国家药品研发占当年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4%,而年我国和江苏省药品研发投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仅为1.66%和1.89%,虽然江苏省在新药研发投入方面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江苏省聚集了大批高等医药专业院校和药品研发机构,但江苏省目前在产、学、研的衔接环节还需要建立一个畅通的机制。新药研发主要由研究院所和高校承担,研究主体的不同使得新药研发更加学术化,科研机构主要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tzuoer.com/whct/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