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你准备好了吗
——幼儿入学前的困惑
课
程
起
源
自由活动时,见孩子们正聊得起劲,我便凑了上去,原来他们正津津乐道地讨论着关于上小学的各种事情。于是,我决定在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前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专题交流,让孩子们畅谈对小学的各种感受。我还鼓励孩子们用画画的形式来表达,主题是:说到小学,你想到了什么?小
学
初
印
象
1.关于小学的调查
小学,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陌生又无比憧憬的地方,再过不久,他们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了!
在孩子们的心中,小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徐迅知:小学生有中队长,中队长有中队长的标志可以戴在手上。庄奕灵:小学生也戴红领巾。
张赞:小学生可以背大书包。
王旭哲:小学生有很多作业要写的。我哥哥就是小学生,他每天回家都要写作业。
王熠杰:小学老师会很凶吗?会和我们一起玩吗?
束晨:回答不出问题怎么办?
徐淑敏:小学就不能睡午觉了,也没有床。从孩子们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他们已经从各种渠道获悉了很多关于小学的信息,如小学有中队长标志、书包、课桌椅等,他们对这些东西充满向往,对小学生活产生憧憬。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上小学就意味着“自己长大了”,背上书包的样子很神气,戴上“红领巾”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们渴望跨入小学,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从孩子们的记录中看,我也发现部分孩子害怕入小学。他们对小学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忧虑与困惑。他们认为小学生需要一本正经地学习文化知识,需要做作业,老师也不会像在幼儿园里那样陪他们玩游戏······这些让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上小学”的新奇、快乐和憧憬被更多的焦虑和恐惧所取代,他们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小学生活。过去,遇到以上情况,我都会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以淡化孩子们的困惑,并表扬具有积极情感的孩子,以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们树立信心。这样做无非是给孩子们一种暗示:快乐面对小学生活的孩子是好样的,有困惑的孩子还不够勇敢,要加油,要树立信心。可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又疑惑起来:有“快乐入学”愿望的孩子难道就没有任何困惑吗?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进入新的环境都有可能因不适应而引起焦虑。作为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孩子产生这样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焦虑情绪,并帮助他们舒缓情绪,找到解决的方法。
2.分析记录
为了正确分析孩子们的情况,我仔细看了他们的记录,并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对上小学有着积极情感的信息,另一类是对上小学有困惑的信息。
我先让孩子们介绍自己记录的内容,介绍中各种和小学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东西让孩子们很激动。接着,我又播放了一首轻快的乐曲,在音乐声中和孩子们一起畅想背着小书包、戴着红领巾快乐地走进小学校园的情境。在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他们对小学的向往,“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或许上小学后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有些小朋友已经想到了,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想法吧!”我继续引导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想法。
“我听我姐姐说,小学作业很多的,所以一回家先要做作业才能玩。”“小学里要做很多数学题目,我现在已经会一点数学了,这样就难不倒我啦!”“哎呀,其实我很害怕上小学,小学可没幼儿园漂亮。”“原来好多小朋友都害怕上小学呢,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担心呢!”我
的
小
困
惑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他们对上小学的困惑,想不到还引起了班上大部分孩子的共鸣。
为了让孩子们对上小学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我首先让孩子们尽情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表达对小学生活的各种预期,播放音乐让他们扮演小学生背书包、戴红领巾等,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及时告诉他们“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用积极的情感指导孩子们,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让他们感觉小学里有很多新奇快乐的事在向他们招手。同时,我又以肯定的口吻告诉孩子们:“或许上小学后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有些小朋友已经想到了,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想法吧!”在这样的气氛渲染下,孩子们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对上小学的焦虑和困惑。这样的做法既让孩子们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事情,又让孩子们正视困难。
为了更具体地了解孩子们的想法,我又鼓励孩子们用简单的线条进行记录。我发现孩子的困惑主要有三个方面——
担心各门学科的学习:有20位孩子的困惑是对小学学习的担忧。比如担心自己不会英语、不会写字、不会默写、不会写作文、不会写拼音、考试成绩差、害怕手工课、体育课等。敏敏:我不会写字,我自己的名字写得也不对。晨晨担心自己不会做数学题。还有的小朋友担心不会写作业,因为幼儿园不要写作业。
伊伊怕考试的时候写不出来,或者写错了。
杰杰怕考试成绩差,老师会发火凶他,爸爸妈妈也会打他。
担心生活习惯的改变:有8位孩子的困惑是对小学生活习惯改变的担忧,比如担心早上不能按时起床、上学迟到被老师罚站、害怕中午不午睡下午上课会打瞌睡、晚上来不及做作业等。
担心身边人的态度有所变化:有4位孩子担心和新学校的同学和老师相处。比如没人愿意和自己交朋友,老师会很凶,面对自己犯的小错误老师会严厉地批评等。孩子的困惑主要来自于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学有系统的学科学习,并以成绩来检验其学习成效。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既要重新认识很多同学、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又要改变很多固有的生活习惯,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孩子的困惑既有对未知的害怕,同时也隐含着孩子想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小学生的渴求和向往。担
心
小
记
录
针对孩子们的情况,我把他们所有的“担心”都张贴在黑板上,孩子们边看边交流:“你看,小倪担心上课聊天被老师批评,小学老师有这么凶吗?”一旁的灵灵立刻给大家介绍起她妈妈学校里的老师,她告诉大家小学老师都是很有趣的。文文也笑着说:“连这个也害怕呀,小学又不是专门考试的,拼音、英语、数学这些都是要先学习再考试的,不用着急。”孩子们有很多困惑,但是每个人的困惑都不一样,有的孩子所担心的问题在另一个孩子眼里或许根本就是一件小事。让每个孩子说出自己的困惑会使全班孩子了解其他同伴的想法,还能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同伴消除顾虑,这样的过程是每个孩子都愿意接受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为相同的处境、相同的价值观,同伴间的安慰或互助可能会比成人的说教对孩子来得更有实效。看着孩子们互相交流的场面,我不禁回忆起孩子们刚进小班时的情境:他们有的总是哭,有的不会吃饭、穿衣,有的不会画画,还有的不会做操……现在,这些都不是问题!由此可见,随着人的成长,自然能学会很多事情。为了让孩子们逐渐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可以慢慢调整孩子们的作息生活,如每天早睡早起,适当减少午睡时间,回家模仿小学生做10分钟作业,每天自己整理书包……相信,到了9月1日,他们就是合格的小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都会有人想出新的办法来解决黑板上的“担心”。比如面对“不会拼音、英语、数学”等担心,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开设了“麦溪小学”,模仿英语老师、数学老师等向同伴传授学习经验;面对“可能上课会打瞌睡”等担心,孩子们从爸爸妈妈那学到一套自我放松的减压操,短短5分钟的锻炼可达到精神百倍的效果;面对“考试成绩差”的担心,孩子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勇于承担,并甩甩头,甩掉包袱,或主动请教或认真学习,争取下次获得好成绩······黑板上的“担心记录”逐渐减少,孩子们的笑脸上写满了信心。
终于,黑板上的“担心记录”全没了!我问孩子们:“瞧,一黑板的'担心记录'全没了,有什么想说的吗?”
灵灵说:“我想感谢帮助我的朋友,是他们让我学会快速地整理书包。”
天天说:“我想对自己说'我真棒',耶,轻松了!”
浩浩说:“我觉得现在我能成为一名小学生啦。”
文文说:“有担心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克服困难会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静怡说:“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解决了别人的担心。”
越越说:“妈妈教我写'永无止境',是不是不停地努力就会把所有的困难踩在脚下?”
……
说出担心、一起消除担心的过程就像进行一个充满挑战的游戏,孩子们在其中学到了感恩与分享、勇敢与担当、励志与自信、付出与收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获得善的启迪、美的熏陶和爱的教育,我真心祝福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顺利地步入小学。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