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传媒法新闻学跨考法学学硕

李从悠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5821248283623986&wfr=spider&for=pc

个人情况介绍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我是22考研,华东政法大学传媒法制,总分分,一战上岸,给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在准备考研传媒法制之前,我是完全没想过会学法学的,虽然我本科就是华政的,但属于华政的非法专业新闻学,在之前也没有学习过法学的辅修课程,而且因为18级非法本不能参加法考后更是一点都没有接触过相关的法律知识。

因此我相当于只用不到1年的时间从开始接触法律备考法综到一战上岸华政法学学硕。

最终我的考研成绩为总分,政治76,英语71,专业课,法综。

之所以会选择考传媒法制这个专业是因为,这虽然是下设在传播学院下,但却是授法学学位的专业,以后可以参加法考。并且作为法学+新闻学的知识结合,对以后的从业以及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专业课的内容相对于华政学硕火爆的民商刑法而言也较为简单。

但可能也正因为如此,22年传媒法的报录比高达17.2:1,可能有很多同学因为这个超高的报录比对传媒法望而却步,但是报录比也好,分数线也好,并不是决定你考研的成败的因素。分数线再低、报录比再好看的学校或者专业,如果不投入百分百的努力,也考不上。所以更多的是要去思考这个专业的内容和考试题目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复习成本。

所以传媒法制其实本身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专业,这个专业的专业课复习笔记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理解背诵加一些案例的积累就足够,如果本身是法学本科的,复习法综也是得心应手,即使是像我一样的非法本,对于法综的“应试学习”,也是足够应付的。

那接下来,我也会谈一谈我的各专业备考经验——

01法综

法综对于我而言应该是最大的困难了,因为我是零法律基础跨考,面对八门法学课程感觉困难重重。但是我们是考研,相当于应试的学习,考研的法综是有考试范围的,而且作为一个综合科目考试的内容不会太深,所以这个时候的复习就一定要“应试!”

在前期也就是3月-7月这几个月我主要是学习法综,直接买文伯考研的学习包就够了,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系统的看每一本教材。文伯的法综学习包是按照华政法综的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把重点知识全部梳理整理做好的笔记,对于我而言能够清楚的看懂并学习,既能让我从零开始学习,又能让我做好整个考研法综的复习。

而且只要大体浏览过一遍复习笔记就能了解到,根据法综的题型分布,真正需要理解掌握的科目可能只有民法和刑法两门,诉讼法、宪法、法制史、法理学以及经济法更多的都在于背诵,是“贝多芬”的科目,所以我前几个月着重在学习并理解民法和刑法,其他科目就是用差不多每科目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学习理解,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在群里问,很快就会有答疑。

等到了暑假就要开始法综的第一轮背诵了,我是每天要背两门科目,第一轮是打算背一个月,然后民法和刑法各用15天,剩下的6门加起来用15天,再分配到每个科目每个章节上其实每天的任务还是挺重的,然后有时候第一天背了感觉第二天也忘了,但是不要因此就放弃,每天还是按部就班的背。

背第二轮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梳理思维导图,我每一个科目和章节都有电子版或者手写版的缩写思维导图,我自己背过一遍后还会自己在脑海里背思维导图,这样才会对篇章结构考试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

而刑法和民法不是简单的背诵的课程,考试会有案例分析和法条分析,我由于之前没有做过相关的题目,所以购买了文伯的民刑法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笔记,看了笔记之后心里就感觉踏实多了,比如刑法分则对应到题目中,要怎么去分析,要怎么去答题,不仅能很好的理解法条,而且感觉也不再是死记硬背了,这个笔记在后期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背第三轮法综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背口诀了。

总体来说法综是要背很多遍很多轮的,但我其实比较懒,有时候会完不成任务,特别是量很大的经济法,我一直是拖到了最后两个星期才勉强背了学姐押的重点,但我算了一下,加上前期的自己梳理学习以及后期的思维导图和口诀、模拟卷背诵,我的法综总共是过了7遍,实实在在的背了3遍。

不过尽管如此,我的法综也一直感觉很悬,直到后期的后期,文伯的模拟卷出来之后,我尝试自己做一遍模拟卷,发现还是写不出来,这个时候我开始背题目了,首先就开始背前文提到的法条分析和案例分析笔记,然后开始背模拟卷和历年真题的题目,因为题目会有重合,在背的过程中就能掌握重点,甚至能自己去猜法综每个专业会考哪些范围哪些题,我感觉只有到了考试前几天我才能说我的法综是可以上考场的程度。

我对法综的期望很低,就是不要拖后腿,最终出的结果也没有让我失望。

02专业课

因为我本身是新闻专业的,也学习过相关课程,所以对传媒法的内容是有一定了解的。再加上传媒法这个考试的科目内容并不多也不难,备考就差不多也属于背诵+案例就行了。所以我前期的时间基本没有规划复习传媒法,是直接到了暑假之后再开始直接背传媒法的。在前面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就只看了一遍魏老师的《新闻传播法教程》和彭老师的《新闻采集与法》。等到了开始背的时候也是直接开始背文伯的笔记就行,内容也不多,基本是两个星期就可以背完一遍。背诵的内容不多,但还需要储备的知识就是案例和热点了,在考试答题的时候,也是要答定义、背诵内容以及再加上自己积累的案例。只要能答出这几点,基本上给分不会低。

到了后期的时候我也是自己拿了一个空白的本子,然后用简略的词语自己整理思维导图,然后就根据这个思维导图的关键词进行背诵,这样背诵的时候会很清晰并且不会遗漏细节。到了12月份可以去追踪一下传媒法的几位导师研究的热点,然后做一些拓展,考试考到也不会慌乱。

03英语

我的英语一直是我的薄弱项目,相当于自从高考后我就没有再认真学习过英语了,该忘的也都已经忘光了,整个大学时期,我的英语课成了最拉我绩点的课程,其他课程基本都保持在3.7左右,只有两个学期的英语绩点一次2.0,一次2.7。四级分,六级第一次没考过,第二次分飘过。

因此我这里的英语备考经验是相对于我这种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而言的。

在备考的前期也就是3月-7月这几个月,英语备考主要就是背单词,每天背两个小时单词,我用的是红宝书记单词,红宝书自带一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每天背一个单元的新单词,再根据这个遗忘曲线的表格去复习,同时红宝书还有手机APP,每天的闲暇时间再刷一遍相当于一天过了两遍。(但其实我个人没有扎扎实实的背下来,很多时候只是过了一遍眼熟)

同时我还买了刘晓艳的《不就是长难句》,根据她的书本和她自带的课程学习,时间规划差不多是一天听时长加起来为1个小时的课程,如果用1.5倍速听相当于花的时间差不多40分钟,因为更多的是听她上课讲,她个人的风格我也蛮喜欢的,很多时候可以作为学累了的调剂,听她加油打气,会让孤独备考的自己觉得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听完了长难句课程之后,就可以开始练真题了,我练真题是从5.6月份才开始的,并且做题的量并不大,我最开始就是一天做一篇阅读,一篇完型。做完之后需要精读文章,背诵不认识的单词,自己划分长难句以及仔细去思考每个选项的正确答案。完型的总篇数比较少,我又另外买了一本考研完型篇模拟题来做。关于为什么这么早准备完型,因为有的老师会说完型每个空才0.5分,难度又大,经常是拖到后期,但正因为完型的难度大,所以才要早准备,而且不要因为错很多而影响心情,我前期做完型经常一篇错11.12个,坚持每天练一篇之后会慢慢摸清出题规律,慢慢的我一篇只错5个左右到3个左右,这也是一个让自己充满成就感和信心的过程。

到了暑假之后,就可以开始增加阅读的篇数了,每天根据状态做2-4篇阅读。第一遍历年阅读真题刷完以后,我开始准备新题型,因为新题型是相对容易拿分的题目,所以我找了一个讲新题型的课程(网上很多随便找),二倍速快速刷完,主要是听总结出的规律,新题型切忌不要读内容,就是根据“逻辑”来做题,只要找到规律就不要怀疑,不要看内容直接选答案!我基本做新题型不看内容的,我看了也头大,最后的全对正确率能保持在90%,基本都不会丢分。而且用时很少,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部分。新题型比较简单,可以和翻译同时进行,翻译就是要学会断句,要敢于翻译。

差不多用一个星期左右搞定新题型和翻译之后就可以开始做套题了,每天做一年的英语真题,不用写作文,一般是下午两点半开始模拟英语考试,做完之后再打分估分。一点点的就会积累成就感和信心,然后也可以对自己的状态进行估分评估。

过完所有年份的真题之后就又开始阅读的真题二刷,(期间一直保持每天做一篇完型直到考研前夕),阅读二刷做题的时候就要学会用一些做阅读题的技巧(比如定位、比如先看选项),并且要控制时长和正确率。二刷完阅读之后就可以看状态开始三刷,三刷要注意的点是去思考每一个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

最后就是大作文和小作文,我大作文和小作文准备的时间比较晚,差不多是12月才开始准备,听了一轮刘晓艳的作文课之后用她的作文书上的例文,总结出自己的模板之后,去网上找各种大作文类型模板套内容,我大概总结了10篇各个方面的大作文主题,然后就开始背,小作文同理。最终在考场上虽然没有遇到一样的主题,但是我把背诵过的各种好句子直接套进去,写得还算比较顺畅轻松。

04政治

政治我一直是跟着徐涛走的,用的是徐涛的笔记和资料,然后差不多是从暑假之后开始听他的课,按照他讲课的章节来一天听一章。前期就跟着讲课过笔记,也没练题。然后他的强化班听完之后差不多就开始做肖秀荣0题,做的时候是一边翻书一边做的,因为尽管听过一遍课,但对于选项的内容还是没记忆,所以翻书刷题相当于加强记忆了。等到徐涛的背诵笔记出了之后就开始背,我一天会背2章,差不多要背2小时,要踏踏实实背下来,背再久也要背,背了之后立马做徐涛出的练习题的对应章节,这时候就不能翻书,相当于考试的单选来做。

等到政治背诵笔记都背完之后,肖八也出了,肖八就每天练一套,只练选择题,查漏补缺整理错题。

肖四出了之后就开始踏踏实实背肖四,肖四第一遍的时候我背了四天,每天背5个小时,每到大题三个小题,背一个小题的答案我要背20分钟,所以差不多一天背一套题就要5个小时。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但必须要坚持。并且因为前期背政治笔记+肖八之后选择题差不多就稳了,现在只要背好大题政治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肖四背完一遍后差不多是临考前一个星期左右,剩下的一个星期也要拿两天从后往前再二刷一遍肖四。

总结一下全年的备考规划:

3-7月也就是暑假前的一个学期,这个阶段就是学习、积累和梳理,对于传媒法这个专业而言,我的建议就是完完全全把心思放在英语和法综上面,英语就是背单词,长难句和精读真题,法综就是学习大纲里面的考试重点,理解学习就行,然后学累了就看看传媒法的两本指定教材,当做放松一样的看。

暑假中后期就要开始背书了,这个时候要扎实地背诵法综,然后每天花一个小时听政治的课,做做英语题来进行调剂。

9.10月开始全面背书,法综继续背、传媒法也要背、政治也要开始背了,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12月份就不要坐在凳子上了,直接走出去站出去背书,从早背到晚,中间做英语题的时候可以调节放松。

到最后冲刺阶段一定就是“题”,各种题目要背诵,坚持就是胜利。

复试心得

初试结束之后我也没有估分,也没有对答案,所以是直到查到成绩之后才开始准备复试,然后直接打印了文伯的复试资料,英语、口语以及专业课的资料都很全,特别是英语的复试模板,全面又简单,把一些简单的模板背一背,然后记一些万能的长句子就足够了。

传媒法制的专业课复试就是补充热点之后,简单的复习一下初试的框架之后,就用文伯的复习资料看论文以及热点,总结得很全面,我今年复试就差不多是遇到了笔记上的一模一样的内容。

整体来讲,复试是一个展示而非测试,所以就只要做到自信、侃侃而谈就行,回答的内容不重要,重点在于交流。我的英语复试答了一两分钟之后,就开始答专业课,专业课的题目回答完毕之后,老师会有补充的问题,也不会很难,就说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就行,还有一些问题老师会问涉及到个人专业选择方面的,所以总体而言重在交流。

对于线上复试,设备的测试和摆放也很重要,所以这一点最好是提前准备好,测试好,临近复试也不会慌乱。

最后再谈一下整个备考过程的心态和放松吧。

其实我整个过程并不是很专心和踏实的,在前期3月和4月的时候,我非常认真,从早上7点去图书馆,一直到9点半图书馆闭馆才回寝室,然后这个期间也没有出过校门,这个时候其实有一种每天醒来一睁眼都望不到头的感觉,但这个阶段一定要撑过去,这是一个帮助你进入状态的阶段,帮助你的精神和身体去明白你要习惯一个怎样的生物钟。

等到了5月份的时候,我个人的原因和一些社团方面的事情,我开始会放松自己,比如周三、周五和朋友们出去聚餐,后面还去欢乐谷、迪士尼玩、看话剧、参加轰趴剧本杀这些活动也没停过,这个状态我是一直持续到12月份的。

但是相应的,能去参加这些放松的娱乐活动的同时,在平常每天的学习时间就是不能放松的,我每天的行程是早上7点去图书馆门口排队抢一个背书的位置,然后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再回图书馆午休20分钟开始学到5点多去吃晚饭,6点开始继续学习,一直到晚上9点30回寝室,但我回寝室之后看一下手机再加上洗漱的时间就差不多11点了,所以我晚上回寝室之后就不再学习了,到了11点多就会犯困睡觉。

所以考研也并不是一个完全断绝一切娱乐生活的阶段,你完全可以花一天去摆烂、去气馁,也不要因为觉得某些事情某些心情耽误了你的计划就感到焦虑或者暴躁,因为努力前行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想象自己是一个不倒翁,不管前一天怎样躺平,第二天也要再弹起来做该做的事,也不要去纠结选择了考研,选择了考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是不是会后悔,努力去将自己的选择变成正确的答案就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tzuoer.com/whct/11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