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通知
为了给广大优秀大学生提供一个学术互动和交流学习的平台,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加强优秀本科生对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学科发展、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的了解,使更多的优秀本科生认识和了解药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将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现面向全国相关高校招收夏令营学员。参加本次活动获得优秀营员的同学,报考我校研究生享受以下的优惠政策:
(1)取得所在学校“推免生”资格,在符合重庆医科大学年相关专业报考条件下,可免推免生复试,直接录取为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年硕士研究生;
(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第一志愿报考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各专业;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但未达到我校录取线者,可获得我校复试资格;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复试线者,参加复试优先录取。
1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由上海第一医学院于年分迁来渝组建而成。
药学院在药理教研室和化学教研室逐渐发展而成,于年成立药学系,年正式组建药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药学院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市级教学团队、市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市级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已成为国内优秀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科历史悠久
重庆医科大学于年获药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年获药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西部地区最早的博士点之一)、药物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年获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年获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年获得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年自设临床药学、制药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年获批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在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药学学科在参评高校中排名并列第11位,列重庆市第1位。年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中,参评高校共计所;我校药学学科评估结果为B-(前30%~40%),为重庆地区唯一上榜药学学科。年,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入选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唯一药学学科)。
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正高18人,博导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6%。其中,重庆市杰青、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人才6人次;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7人次。教师兼任教育部药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药学会理事长、重庆市执业药师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药理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88人次。
另有外聘兼职研究生导师13人(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俄亥俄州立大学RobertJ.Lee等)
教学质量优良
药学院下设临床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学6个教研室和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重庆市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级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重庆市精品课程2门,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主、参编教材部;获得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20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重庆医科教学成果奖等共计1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6篇,其中SCI收录2篇。
我校于年招收药学专业证书班学生,年开设药学专科,年设置药学本科。截止目前,药学院共设置有临床药学、药学、药物制剂三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近人。
研究生培养方面,药学院以培养高素质药学研究科研后备力量和学术精英为目标,拥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招收硕士研究生60-70名/年;博士研究生5-10名/年。建立完善的校院两级研究生管理体系,三助一辅体系完善,奖助学金充足;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会研究生约15人次/年;获各级优秀学位论文38篇;获“施维雅”奖、“全国药苑论坛”一等奖等25人次。与美国芝加哥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和布法罗大学等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15名学生到国外合作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或进一步深造。
我院生源质量优秀,就业率%。累计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生近万名;其中,国家青年千人1名、国家杰青1名、大学校长3名、高校教授32名和大量药企高管、药剂科主任;已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毕业生遍布中西部地区,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药学领域的技术骨干。
另外,药学院海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从本科到行业人才培训的多种教育模式,开设专升本成人教育、执业药师考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课程。
科研基础扎实
药学院围绕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侧重于神经精神药物、抗肿瘤药物、炎症药物、纳米药物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组建了“神经精神药物研发团队”、“肿瘤药物研究团队”、“炎症和免疫药物研发团队”、“纳米药物研发团队”和“非专利药物新工艺和创新药物研发团队”5个科研团队。
学院高度重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与制药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曾在抗血吸虫疾病药物的研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研制出左旋吡喹酮、硝硫苯酯类抗血吸虫药物;具有全新化学结构的丙泊酚衍生物、多西他赛衍生物成功转让给药企。
近五年,主持NSFC等科研项目60余项;经费近千万元;发明专利授权46项;发表科研论文2篇(SCI收录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举办国际或全国性学术年会9次;出版教材及专著60部;参与主办专业期刊2本(《GenesDiseases》、《儿科药学杂志》)。在新药设计合成、制剂、药品质量标准、药理毒理研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喹奴普丁、特拉司酮醋酸酯等工艺优化转让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科研平台优良
拥有“重庆市药物代谢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建立了“创新药物及辅料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物制剂技术实验室”、“化学药物设计与合成实验室”等院级平台;实验室面积2万平方米,可利用设备价值余万元,图书余万册,期刊余种,各种医药数据库30余个。
对外交流频繁。重视内部整合、优化、提高的同时,药学院还注重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美国辛辛拉提大学、布法罗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斯望西大学及国内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平均每年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前来讲学10人次,每年公派出国进修教师2-5人次,参加学术交流访问或国际会议约20人次,并聘请客座教授4名。
2
选拔专业及招生计划
1.营员选拔名额:40-50人;
2.招生专业:我校药学一级学科拥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备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药学等专业培养条件;面向全国招收药学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
3
优秀营员选拔
优秀营员选拔考核分背景评估、综合面试两个部分进行:
1.背景评估:根据夏令营营员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估,包括:营员的教育背景、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外语水平等情况。
2.综合面试:包括英语口语测试及专业面试。主要测试夏令营营员专业英语能力、掌握本专业系统知识的情况、攻读硕士学位的目的与科研计划等;重在考查营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倾向)以及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
3.根据选拔考核综合成绩排名确定优秀夏令营营员名单。药学院为夏令营营员颁发“夏令营营员结业证书”;获得优秀营员者颁发“优秀营员证书”。优秀夏令营营员所占比例不超过实际参营人数的70%。
4
申请条件
1.本科期间学习优秀,在校总评成绩在所在专业或者年级前20%;且未受过任何处分,能正常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2.英语水平较好,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分以上;雅思成绩6.0分以上或TOEFL成绩80分以上;
3.身心健康;对所报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科研潜力。
4.参加本专业全国相关竞赛,获得奖励者优先;
5.能取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硕士生(简称推免生)资格者优先。
5
申请程序
1.报名方法:申请人将《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年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命名原则:姓名-学校-本科专业-夏令营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电子扫描件(注:扫描件均为PDF格式,压缩包命名“姓名-学校-本科专业-夏令营申请附件材料”)发送至: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