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WestChinaCenterofMedicalSciences,SichuanUniversity)的前身为原卫生部直属的华西医科大学,是最早被列入国家“工程”的四所综合性重点医科大学之一;其渊源于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5个教会组织在成都华西坝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WestChinaUnionUniversity),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综合性大学,亦是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1]
年9月,为顺应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原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心下设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药学院、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统称华西五院。
高校更名那些事
style="color:rgb(19,,);display:block;width:15px;height:28px;top:11px;left:10px;background:url(" 二级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专业设置 临床药学预防医学药学法医学临床医学(五年制)护理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五年)临床医学(八年制)口腔医学(七年)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信息工程卫生检验与检疫制药工程师资队伍
截至年,中心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A类)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1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6个。[1]
顶尖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5]
魏于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魏于全、周总光、刘进、辛洪波、秦勇、李涛、陈谦明、胡静、杨胜勇。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刘进、唐承薇、魏于全、丘小庆、周总光、张志荣、邓金根、周桥、李涛、毕锋、唐红、文富强、龚启勇、陈谦明、秦勇、胡静、母得志、陈应春、黄灿华、杨胜勇。
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
魏于全(年基因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年基因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 肖波(年神经元发育及退行性病变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田卫东(年牙发生发育分子机理及牙齿再生研究) 黄灿华(年病毒诱导肿瘤发生的氧化还原蛋白质组研究)
学科情况截至年,中心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5个,拥有医学类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0个,硕士点71个,博士点55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6]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口腔医学(覆盖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7]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法医学,皮肤学,内科学(呼吸系统),内科学(消化系统),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剂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33)[7]
年:麻醉科
病理科
实验医学科
骨科
消化内科
重症医学科
专科护理
年:胸外科
神经外科
心脏大血管外科
耳鼻喉科
中医外科
精神科
血液内科
内分泌科
心血管内科
年: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肾病科
普通外科
泌尿外科
眼科
皮肤科
急诊医学科
年:肿瘤科
医学影像科
感染病科
康复医学科
风湿免疫科
器官移植科
疼痛科
老年病科
重点实验室
医院(3)
妇科
产科
新生儿科(年)
医院(8)
年:牙体牙髓科
牙周科
年: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修复科
年:口腔正畸科
口腔种植科
儿童口腔科
口腔黏膜病科
医院(1)
职业病科(年)
一级博士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一级硕士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8]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学科评估()口腔医学[9]
1
护理学2临床医学[10]
6
中西医结合4基础医学[11]
13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2]8药学7生物医学工程5教学建设截至年,中心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3篇。[1]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西口腔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3]华西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华西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 诊断学[14]口腔颌面外科学护理学基础病理学口腔正畸学口腔内科学精神病学儿科学法医毒物分析询证医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基础医学药剂学法医物证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15]口腔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基础医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药剂学教学团队张志荣循证医学教学团队李幼平[16]口腔医学教学团队周学东法医学教学团队侯一平病理学教学团队李甘地百篇优博时间
内容
导师
年[17]
口腔医学杨西川《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鉴定》
王大章
年
药学陈巧鸿《紫杉醇类似物的合成研究.v.去甲二萜生物碱转化成紫杉烷类化合物中关键反应的研究》
王锋鹏
年
药学张彦《基于扩散、膨胀和渗透泵机理的定时脉冲给药系统研究》
张志荣
年
临床医学王存《直肠癌系膜区域转移与微转移的研究》
周总光
年
口腔医学林云峰《脂肪基质细胞多向分化能力及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
田卫东
年
临床医学李征宇《人子宫内膜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及癌相关蛋白CyclophilinA的表达与功能验证》
赵霞
口腔医学王智《口腔黏膜癌变相关分子蛋白组学分析及RACK1蛋白表达验证和功能研究》
陈谦明
年
口腔医学刘钧《压应力对骨髓间压应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早期阶段成骨和破骨生成能力的影响》
赵志河
药学杨俊《(±)-CommunesinF的全合成》
秦勇
年
口腔医学高莺《改善骨质疏松状态下植入体稳定性及骨代谢的实验研究》
胡静
年
临床医学苟马玲《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在抗癌药物传输中的应用研究》
魏于全
年
临床医学叶丰《HDAC1/2在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步宏
药学韩波《手性仲胺催化的不对称碳-碳键构建以及环加成反应研究》
陈应春
科研情况研究机构截至年,中心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7个。[1]
国家重点实验室[18]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类疾病生物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口腔生物医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时间生物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年全年科研经费约3.3亿元。[1]
至年,中心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5项。
论文成果
年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共发表医学类SCI收录论文篇,位列全国高校第6。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篇SCI收录论文,医院第1。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篇MEDLINE收录论文,医院第1。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的国内论文被引用总次数为次(表现不俗论文),医院第4。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国内论文篇,医院第3。
年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共发表医学类SCI收录论文篇,位列全国高校第5。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篇SCI收录论文,医院第1。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篇MEDLINE收录论文,医院第1。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的国内论文被引用总次数为次,医院第3。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国内论文篇,医院第2。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达到SCI国际引用平均值论文31篇,医院第1。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达到SCI国际引用平均值论文7篇,医院第20,医院第1。
年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的国内论文被引用总次数为次,医院第3。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达到SCI国际引用平均值论文81篇,医院第1。
四川大学医院该年度共篇国际论文被引用次,医院第1。
四川大学医院发表达到SCI国际引用平均值论文21篇,医院第9,医院第1。
~年,四川大学医院共篇SCI论文被引用次,医院第1。
四川大学医院被SCI和MEDLINE收录的科技论文在5年、年、年均名列全国医疗机构第一。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年SCI收录论文和表现不俗论文位列全国口腔医学第一。
综合成果
四川大学医院拥有中国规模最大、最早整体通过美国病理家学会(CAP)检查认可的医学检验中心。
四川大学医院-年收治SAP患医院第一。
年,国内首例肝移植术后孕妇在四川医院成功分娩,以中国首例、世界上肝移植后最短时间受孕分娩等特征被记载入世界和中国妇幼医学发展的历史。
四川医院妇幼医学检验中心是中国唯一通过ISO国际最高水平医学检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获准建设全国口腔医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第一个""重大项目。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年、和年连续获得全国口腔医学一级学科排名第一。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创办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OralScience杂志是第一本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口腔医学英文期刊,也是第一本被SCI数据库收录的口腔医学期刊。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拥有的"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实验室",是中国唯一从事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研究的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四川大学图书馆始建于年,是中国西南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6,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万余册。其中华西医学分馆位于华西校区内,面积平方米,馆藏以医学文献为主,形成了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色体系,其中在口腔医学文献方面的收藏优势尤为突出。
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JournalofOralScience》:SCI收录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A化学文摘收录期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中文核心期刊、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CA化学文摘收录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中文核心期刊、CA化学文摘收录期刊。
《华西药学杂志》:中文核心期刊,CA化学文摘收录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校园环境华西全貌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占地0余亩,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拥有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药学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6]
华西五院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是四川大学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坐落在美丽的锦江河畔华西校区,1年7月由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华西临床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院的前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年在成都建立存仁、医院;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医学院,医院。经过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院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年被卫生医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基地,中国西部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
医院是当今全世医院,中国西部疑难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
行列。医院占地亩,业务用房面积40余万平方米,开放床位张,职工余人;设39个临床科室(另有7个综合病房),15个医技科室。年门诊量.7万人次,出院病人15.8万人次,手术7.7万台次,平均住院日9.74天;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在卫生部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中有7个专科进入全国前十名;在复旦大学年度中国最医院排行榜上,以综合得分71.45分名列全国第二,其中临床最佳专科声誉排名全国第二,有15个临床专科进入全国前10名。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办学历史长、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建树丰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8张)
富。学院起源于年建立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卫生学与公共卫生学课程组”,年成立“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卫生学与公共卫生学系”,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命名为“国立华西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年10月更名为“四川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年10月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自1年起,学院始用现名。
根据年2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