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26日)
作为全球四大大学排名系统之一
拥有15年历史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最新发布“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实力最强的所大学“排排坐”
其中,福建共有15所高校上榜
厉害了我的福建
我们首先来看看,
福建哪15所高校上榜?
有没有你的母校?
那么也有小伙伴会问了,排名怎么来的?
评选标准是什么?
评选标准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化四个维度,使用的都是最能体现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例如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论文数量与质量、成果转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的竞争性地位。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首次引入了“社会捐赠收入”指标,用来测量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声誉。
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认为,与大多数排名相比,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数据,使得排名完全透明,体现了对排名结果负责、接受外界检验的态度,也提高了排名结果的参考价值。编制中,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详细说明各项指标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并直接公布各项测量指标的原始数据,方便他人核实验证或作个性化分析,可获取其详细排名方法、单项指标排名和个体学校数据等更多信息。
由于今年达到综合排名门槛标准的学校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排名名单从去年的所增加到所。这所高校完整覆盖了我国内地所有31个省级行政区,以及除军事、艺术以外的所有院校类型。
分析这份排行榜可以发现,“双一流”相关高校在排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排名前30位的全部是“双一流”高校,其中28所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在百强大学(因并列关系,共所)中,“双一流”高校有88所。上海地区进入百强之列的高校,均为“双一流”高校。
与此同时,也有13所非“双一流”的百强高校,凭借过硬的指标表现上榜。这13所学校主要是医科院校,以及地处江苏(如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广东(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如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如华侨大学)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
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强全名单)上下滑动查看▼
排名学校名称省市总分1清华大学北京95.32北京大学北京78.63浙江大学浙江73.9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73.15复旦大学上海66.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61.97南京大学江苏59.88华中科技大学湖北59.19中山大学广东58.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57.同济大学上海56.武汉大学湖北55.东南大学江苏55.西安交通大学陕西5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54.南开大学天津53.四川大学四川53.天津大学天津52.华南理工大学广东5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5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51.厦门大学福建50.吉林大学吉林50.山东大学山东50.大连理工大学辽宁49.中南大学湖南49.苏州大学江苏4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47.西北工业大学陕西47.中国人民大学北京47.湖南大学湖南47.华东师范大学上海46.电子科技大学四川46.华东理工大学上海45.重庆大学重庆4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45.北京科技大学北京44.南京理工大学江苏44.上海财经大学上海44.中国农业大学北京43.上海大学上海43.东北大学辽宁43.华中师范大学湖北43.南方科技大学广东43.北京交通大学北京43.首都医科大学北京4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42.北京化工大学北京42.北京邮电大学北京42.东华大学上海42.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42.天津医科大学天津42.中央财经大学北京4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41.南京医科大学江苏41.暨南大学广东41.兰州大学甘肃41.江南大学江苏40.华北电力大学北京40.中国海洋大学山东40.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4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40.华中农业大学湖北40.南京师范大学江苏40.东北师范大学吉林40.西南财经大学四川39.福州大学福建39.中国药科大学江苏3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39.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39.南京农业大学江苏39.北京工业大学北京39.河海大学江苏39.西南交通大学四川39.中国医科大学辽宁39.西南大学重庆39.南方医科大学广东3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3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38.江苏大学江苏3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38.合肥工业大学安徽38.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3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38.浙江工业大学浙江38.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37.华侨大学福建3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37.北京林业大学北京37.东北财经大学辽宁37.南京邮电大学江苏37.深圳大学广东37.中央民族大学北京37.南京工业大学江苏37.中国政法大学北京37.大连医科大学辽宁3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37.西北大学陕西37.中国传媒大学北京37.宁波大学浙江36.扬州大学江苏36.华南师范大学广东36.陕西师范大学陕西36.浙江师范大学浙江36.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36.西交利物浦大学江苏36.首都师范大学北京36.浙江理工大学浙江3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36.湖南师范大学湖南35.汕头大学广东35.燕山大学河北3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35.广西医科大学广西35.南京财经大学江苏3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35.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35.安徽大学安徽35.8河北医科大学河北35.0湖北大学湖北35.河北工业大学河北35.云南大学云南35.大连海事大学辽宁35.上海理工大学上海35.湘潭大学湖南35.长安大学陕西34.杭州师范大学浙江34.太原理工大学山西34.重庆医科大学重庆34.0浙江工商大学浙江34.沈阳药科大学辽宁34.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33.温州医科大学浙江33.上海师范大学上海33.南昌大学江西33.5浙江财经大学浙江33.7广西大学广西33.江西财经大学江西33.辽宁大学辽宁33.青岛大学山东33.武汉科技大学湖北33.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33.3华南农业大学广东33.广东工业大学广东33.山西大学山西32.安徽医科大学安徽3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32.徐州医科大学江苏32.郑州大学河南32.广州医科大学广东32.三峡大学湖北32.5黑龙江大学黑龙江32.上海海事大学上海32.福建医科大学福建32.河北大学河北32.江苏师范大学江苏32.广西师范大学广西32.济南大学山东32.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32.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2.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31.武汉工程大学湖北31.9北京工商大学北京31.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1.7北京物资学院北京31.6天津工业大学天津31.长沙理工大学湖南31.中南民族大学湖北31.渤海大学辽宁31.湖北工业大学湖北31.南京审计大学江苏3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3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31.河南大学河南3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31.3广州大学广东31.2山东师范大学山东31.2四川农业大学四川31.常州大学江苏31.南通大学江苏31.中国民航大学天津3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30.9北京建筑大学北京30.安徽财经大学安徽30.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武汉纺织大学湖北30.江苏科技大学江苏30.重庆工商大学重庆30.河北科技大学河北30.温州大学浙江30.华北理工大学河北30.1辽宁工业大学辽宁30.1青岛科技大学山东30.1西安理工大学陕西30.5北方工业大学北京30.重庆邮电大学重庆30.昆明医科大学云南30.云南师范大学云南30.长春理工大学吉林30.福建师范大学福建30.宁夏医科大学宁夏30.浙江农林大学浙江30.中国计量大学浙江30.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30.内蒙古大学内蒙古30.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30.河南师范大学河南30.上海海洋大学上海30.苏州科技大学江苏30.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山东财经大学山东29.安徽工业大学安徽29.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29.2沈阳医学院辽宁29.7安徽师范大学安徽29.6海南大学海南2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29.湖南农业大学湖南29.新乡医学院河南29.长江大学湖北29.福建农林大学福建2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29.江西师范大学江西29.山东科技大学山东29.贵州大学贵州29.辽宁师范大学辽宁29.上海电力学院上海29.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29.8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29.8天津科技大学天津29.8武汉轻工大学湖北29.8延边大学吉林29.集美大学福建29.闽南师范大学福建29.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28.5河北农业大学河北28.5湖北经济学院湖北28.5湖南工业大学湖南28.5南京工程学院江苏28.5西南民族大学四川28.山西财经大学山西28.西华师范大学四川28.广西民族大学广西28.桂林医学院广西28.江汉大学湖北28.四川师范大学四川28.成都理工大学四川28.重庆交通大学重庆28.山西师范大学山西28.锦州医科大学辽宁28.南华大学湖南28.西南石油大学四川28.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28.河南理工大学河南28.湖南科技大学湖南28.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28.信阳师范学院河南28.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28.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28.湖北师范大学湖北28.吉林师范大学吉林28.昆明理工大学云南28.新疆医科大学新疆28.中北大学山西28.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28.西南医科大学四川28.浙江传媒学院浙江28.曲阜师范大学山东28.陕西科技大学陕西28.重庆师范大学重庆27.东北电力大学吉林27.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27.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27.湖州师范学院浙江27.吉林财经大学吉林27.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27.南京林业大学江苏27.云南财经大学云南27.常熟理工学院江苏27.重庆理工大学重庆27.广东医科大学广东27.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27.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27.西安邮电大学陕西27.广东财经大学广东27.青岛理工大学山东27.湖北医药学院湖北27.山西医科大学山西27.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27.兰州交通大学甘肃27.山东农业大学山东27.西北师范大学甘肃27.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27.河南工业大学河南27.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7.黄冈师范学院湖北27.宁夏大学宁夏27.绍兴文理学院浙江27.沈阳建筑大学辽宁27.浙江科技学院浙江27.大连交通大学辽宁26.安徽农业大学安徽26.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26.广西师范学院广西26.河北经贸大学河北26.河南农业大学河南26.浙江海洋大学浙江26.桂林理工大学广西26.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6.新疆大学新疆26.烟台大学山东26.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26.长春工业大学吉林26.3大连民族大学辽宁26.3河北工程大学河北26.3河南科技大学河南26.3兰州理工大学甘肃26.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26.9大理大学云南26.0重庆文理学院重庆26.河北北方学院河北26.盐城工学院江苏26.大连大学辽宁26.广东药科大学广东26.华东交通大学江西26.江苏理工学院江苏26.沈阳师范大学辽宁26.西安工业大学陕西26.北京印刷学院北京26.淮阴师范学院江苏26.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26.玉林师范学院广西26.大连工业大学辽宁26.河北地质大学河北26.湖北工程学院湖北26.沈阳工业大学辽宁26.贵州医科大学贵州25.厦门理工学院福建25.云南中医学院云南25.9承德医学院河北25.8广东海洋大学广东25.8太原科技大学山西25.8天津商业大学天津25.8徐州工程学院江苏25.8盐城师范学院江苏25.长春大学吉林25.金陵科技学院江苏25.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25.南京晓庄学院江苏25.西安科技大学陕西25.郑州师范学院河南25.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25.2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25.2海南师范大学海南25.2湖南商学院湖南25.2山西大同大学山西25.2沈阳农业大学辽宁25.8安阳师范学院河南25.嘉兴学院浙江25.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25.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25.太原师范学院山西25.潍坊医学院山东25.安徽建筑大学安徽25.滨州医学院山东25.川北医学院四川25.广东金融学院广东25.淮北师范大学安徽25.吉首大学湖南25.南昌航空大学江西25.西安医学院陕西25.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25.长沙学院湖南25.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25.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25.3山西农业大学山西25.7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25.吉林农业大学吉林25.济宁医学院山东25.西华大学四川25.北京农学院北京25.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25.淮海工学院江苏25.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25.西安石油大学陕西24.海南医学院海南24.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24.湖北民族学院湖北24.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24.石河子大学新疆24.北华大学吉林24.长治医学院山西24.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24.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24.安徽工程大学安徽24.湖南理工学院湖南24.西安工程大学陕西24.8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24.4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24.4江西理工大学江西24.长春师范大学吉林24.1湖北科技学院湖北24.3福建工程学院福建24.贵州师范学院贵州24.吉林医药学院吉林24.泰山医学院山东24.云南民族大学云南24.湖北理工学院湖北24.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24.青海大学青海24.山东建筑大学山东24.西安财经学院陕西24.忻州师范学院山西24.云南农业大学云南24.安徽理工大学安徽24.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24.宁波工程学院浙江24.沈阳大学辽宁24.沈阳化工大学辽宁24.赣南医学院江西23.沈阳理工大学辽宁23.西南科技大学四川23.延安大学陕西23.遵义医学院贵州23.鲁东大学山东23.西安文理学院陕西2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23.哈尔滨学院黑龙江23.江西农业大学江西2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23.闽江学院福建23.曲靖师范学院云南23.西南林业大学云南23.7常州工学院江苏23.6东莞理工学院广东23.6石家庄学院河北23.6中原工学院河南23.蚌埠医学院安徽23.8湖南文理学院湖南23.8辽宁科技大学辽宁23.8唐山学院河北23.8天津城建大学天津23.北京服装学院北京2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23.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23.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23.山东理工大学山东23.陕西理工大学陕西23.通化师范学院吉林23.成都学院四川23.0廊坊师范学院河北23.0齐鲁工业大学山东23.0五邑大学广东23.4宝鸡文理学院陕西23.贵州财经大学贵州2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23.吉林建筑大学吉林23.青岛农业大学山东23.上海电机学院上海23.佳木斯大学黑龙江23.沈阳工程学院辽宁2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2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23.3河南工程学院河南23.3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23.3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23.7甘肃农业大学甘肃2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22.临沂大学山东22.四川理工学院四川22.皖南医学院安徽22.2岭南师范学院广东22.运城学院山西22.赣南师范大学江西22.洛阳理工学院河南22.太原工业学院山西22.唐山师范学院河北2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22.长江师范学院重庆22.湖北文理学院湖北22.昆明学院云南22.内江师范学院四川22.天津农学院天津2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22.贵州民族大学贵州22.5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22.5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22.5许昌学院河南22.9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22.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22.钦州学院广西22.泉州师范学院福建22.北京联合大学北京22.重庆科技学院重庆22.新疆师范大学新疆22.衡阳师范学院湖南22.荆楚理工学院湖北22.龙岩学院福建22.山东工商学院山东2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22.邢台学院河北22.肇庆学院广东22.湖南工程学院湖南22.惠州学院广东22.湘南学院湖南22.鞍山师范学院辽宁21.淮阴工学院江苏21.洛阳师范学院河南21.商丘师范学院河南21.广西科技大学广西21.安庆师范大学安徽21.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21.成都医学院四川21.丽水学院浙江21.聊城大学山东21.南阳师范学院河南21.乐山师范学院四川2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21.井冈山大学江西21.南昌工程学院江西21.韩山师范学院广东21.合肥学院安徽21.湖南城市学院湖南21.莆田学院福建21.青海师范大学青海21.合肥师范学院安徽21.吉林化工学院吉林21.兰州城市学院甘肃21.绵阳师范学院四川21.韶关学院广东21.咸阳师范学院陕西2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21.新乡学院河南21.西北民族大学甘肃21.0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20.9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20.9邯郸学院河北20.8宜宾学院四川20.8北方民族大学宁夏20.7贵阳中医学院贵州20.7黄淮学院河南20.贺州学院广西20.红河学院云南20.辽东学院辽宁20.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20.齐鲁师范学院山东20.渭南师范学院陕西20.长春工程学院吉林20.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20.周口师范学院河南20.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20.四川文理学院四川20.南阳理工学院河南20.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20.山东交通学院山东20.泰山学院山东20.滨州学院山东20.黄山学院安徽20.嘉应学院广东20.衢州学院浙江20.池州学院安徽20.华北科技学院河北19.新疆农业大学新疆19.河西学院甘肃19.湖南工学院湖南19.楚雄师范学院云南19.6铜陵学院安徽19.6榆林学院陕西19.6玉溪师范学院云南19.河南城建学院河南19.0天水师范学院甘肃19.2商洛学院陕西19.5邵阳学院湖南19.贵阳学院贵州19.湖南科技学院湖南19.浙江万里学院浙江19.皖西学院安徽19.安阳工学院河南19.宜春学院江西19.怀化学院湖南19.九江学院江西18.重庆三峡学院重庆18.济宁学院山东18.攀枝花学院四川18.滁州学院安徽18.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18.潍坊学院山东18.8安徽科技学院安徽18.伊犁师范学院新疆18.蚌埠学院安徽18.平顶山学院河南18.成都工业学院四川17.3淮南师范学院安徽17.陇东学院甘肃17.德州学院山东17.赤峰学院内蒙古17.塔里木大学新疆17.巢湖学院安徽16.铜仁学院贵州16.6西藏大学西藏16.4枣庄学院山东16.4接下来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福建此次入围15所高校
厦门大学
(第22名)
厦门大学(Xiamen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工程”和“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8个学院(含76个系)和14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福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31个博士后流动站;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交叉学科;24个专业学位学科授权。(以上数据截至年3月31日)
福州大学
(第67名)
福州大学是国家“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创建于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共有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一级学科硕士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23个工程领域),本科专业78个。(数据截至年3月)
华侨大学
(第86名)
华侨大学年创办于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年中共中央确定华侨大学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年,坐落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村的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年厦门校区正式启用。年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侨大学现有31个学院,94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现有30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学科实力稳步提升,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工程、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中,学校16个一级学科上榜。年学校跻身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百强。(数据截至年12月31日)
福建医科大学
(第名)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年,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首任校长侯宗濂(年-年),系中国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多人、博士研究生多人、硕士研究生多人,在校留学生多人,成人教育学生多人。设有普通本科专业26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学成果奖3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团队、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5个,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等4门。省级教学成果奖39项,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学团队9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精品课程37门。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1个,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学医院14所(含临床医学院2所),医院24所,专业实践教学基地87个,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以上数据截止年11月30日)
福建师范大学
(第名)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年,教育部与福建省决定共建福建师范大学。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0亩。现有本科专业83个(年招生专业76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人,各类研究生人。校本部拥有多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7.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0%;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含青年)入选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以上数据截至年9月)
福建农林大学
(第名)
福建农林大学是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效益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校现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8个领域)。设有国家和部省级创新平台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7个,位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全国农林院校前列。(年1月更新)
集美大学
(第名)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及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经济、法、教育、文、理、工、农、管理、艺术等综合性的专业结构体系。有8个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其中2个特色重点学科),1个水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应用经济学、体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农业、工程、教育、税务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以上数据截至年1月)
闽南师范大学
(第名)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大学,前身为漳州师范学院。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现有18个教学院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余人。设有61个本科专业,建立了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专业授权类别(19个学科领域),4个博士人才培养方向。(数据截止时间为年6月)
福建中医药大学
(第名)
福建中医药大学原名福建中医学院,创建于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校设有13个学院(部),2个研究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海洋药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20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多人,其中研究生1多人。
厦门理工学院
(第名)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被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国家中心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现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车辆工程和电气工程),5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人(含研究生人,留学生人);专任教师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44.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9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42.3%,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数据截止年10月)
福建工程学院
(第名)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学校肇始于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年开始举办工业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及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两校随时代变迁几易校名,后由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福建中华职业大学、福建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调整合并,于年成立福建工程学院。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人(含外国留学生),15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5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据截止年10月底)
闽江学院
(第名)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现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硕士学位培育单位、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设有15个学院(系),拥有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开设本科专业55个,涵盖经、法、文、史、理、工、管、艺等八大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服务产业应用型专业群6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9万人。(数据截至年8月31日)
泉州师范学院
(第名)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福建省泉州市。现有两个校区:东海校区、诗山校区,占地1亩;另有校企合作软件学院(江南校区),占地亩。学校是省级“平安校园”,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状”,连续六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
现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专业和课程改革”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以及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获评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更新时间:年5月)
龙岩学院
(第名)
龙岩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是根植并成长于红土地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前身为创办于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年5月,正式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重点学科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市教学名师37人,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建立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成立闽台客家研究院、中央苏区研究院,设有动物医学研究所、闽西食品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等30个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科研学术机构;升本以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项;获各级政府奖多项,其中,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青年佳作奖1项,多位教师获得龙岩市科学技术奖、专利奖和闽西文化奖。(数据更新:年11月9日)
莆田学院
(第名)
莆田学院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故乡、著名侨乡——莆田市区,是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由福建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获评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平安校园,福建省花园式单位。
拥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包括计算中心、电教中心、网络中心),40个实验室,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实习实训基地个,其中部级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医院1个,非医院3个,教学、医院38个。(数据统计截止年4月)
你的母校上榜了吗?
via:福建日报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湄洲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余静 值班主任:陈霖
莆田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