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贵州省遵义市河溪小学
策划设计:重庆常春藤创意中心
——————
学校简介:遵义市河溪小学,年建校,年迁往东明寨,并正式更名为“河溪坝国民学校”,一直延续到年遵义解放,解放后更名为“遵义市河溪小学”。
这所历经80年风雨的学校,建在曾有多年历史的寺庙原址上,后来在时代的洪流里,寺庙变成过抵御起义军的寨子。
而后80年前至今,这块土地上庠序不辍,弦歌不止。站在校园远望苍山,葱葱茏茏,近处几棵石榴树上挂着丰硕的红红果实;遗留的一截古城墙,有弹孔的沧桑印记,参天古树矗立于苍穹下,看岁月流逝。
▲遗留的古城墙▲城墙上的弹孔以何为源?
自然界里的“小溪流”,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唱一首歌——“到前面去,到前面去呀!”很明显,“到前面去”就是它的梦想: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探索,怀着坚定的信念向前冲。
小溪流向着既定目标,不怕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壮大。它敢于追求梦想,即使路途千回不转,但依然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
我们以遵义市河溪小学的校名“河溪”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小溪流”的文化属性,探寻属于河溪小学的个性化理念系统。
▲校园藏书阁办学理念:做一条有方向的小溪
“有方向的小溪”指大自然里的小溪以百折不饶的顽强精神、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朝着远方的大海奔流,实现自己的梦想。
“做一条有方向的小溪”即指孩子像“小溪流”一般活泼灵动,也有着远大的志向,并以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小溪精神向前冲,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去成就自己。
河溪小学以书院式办学为主导,以本校特有的办学路径,培养学生不断拓展知识广度,挖掘知识深度,提升品格素养,在日积月累、勤勉不懈之中体会进步的内涵,展现自己的潜能与特长,努力做一个自强的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有恒心的人。
▲校园里的参天古树校训:做小事,成大志
泰戈尔《奇梦》:“脚下汇集万千河流的精灵。江水潺潺,幽泉涓涓……汇成博大之心的一支赞歌。”
做小事:坚守日常,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从平凡的地方开始,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只有脚踏实地,方能厚积薄发。这如同溪流一样,流淌的过程中不择细流,点滴汇聚,让每一滴水源集聚起自身无限大的能量。
成大志:在河溪小学这所书院式学校里,师生扎根文化土壤,以一颗坚定的心努力向前,个个生命都能激起浪花朵朵。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坚持专业化发展,精业乐业;学生习得知识,为未来奠定基础。
▲空旷的操场学校标志
通过对河溪小学地域文化、学校历史以及办学特色的挖掘,我们进而思考并设计出了学校的标志。
标志构成元素学校标志标志围绕着“做一条有方向的小溪”进行创意。构成元素有:学校建筑、书院文化、书卷、“河”字、小溪流、水花。
将学校的古建筑实物作抽象艺术处理,以此作为第一视觉识别形象。大门与其下方的溪流水花组合,像是一个“河”字,彰显学校文化的专属性与唯一性;又像书卷,体现学校对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另外,学校古建筑门前流淌的小溪流,好似正向着既定目标,积极欢快地奔向大海。其彰显出来的视觉形象,有着亦动亦静之妙,喻意教师在教化育人之过程中不急不躁,培养学生成才;学生以一颗坚定的心努力向前,个个生命都能激起浪花朵朵。
整个标志构图精致,设计饱满,和谐相融,具有较强的可辨性和文化性;图形线条生动,富有张力,表现出自然、大气的韵味,易于制作及在各种载体中使用。
■■■■■
环境赏析
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拥有生命,让人产生幸福感与归属感,获得激励与动力,且看我们的设计师如何将理念文化外显于物、外显于景,营造古朴大气、自然典雅的校园人文环境。
▲山水相逢▲荷海泛舟▲竹书藏训▲树下故事会▲朱子讲学▲善润万物教育当以生命为起点,以生命为基础,呵护学生的自然生命,激扬学生的精神生命,终而汇成生命广大之貌。
梦想陪伴成长路,点滴坚持筑未来。河溪小学的师生,循着溪流奔腾的方向,到达生命徜徉的乐园,携手走向梦想的彼岸。
▲学校建筑重庆常春藤文化合作学校
更多校园文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