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的20多年当中,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创新、拼搏、奉献’这六个字。而如今,这六个字也在激励着我的学习和成长......”自扬子晚报联合程开甲少年学院、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共同策划推出的“我心中的科学明星”主题征文大赛开赛以来,一时间掀起了投稿热潮,真挚的话语、淳朴的文字展现出孩子们对于科学家的崇敬和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与思考。
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钱学森……一位位科学家的名字在作文中被提及,一个个科研事迹在作文中叙述,一段段成长故事在作文中呈现。截至2月19日24时,大赛投稿通道已正式关闭,共有超名在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各学校就读的小学生投来了自己的作品,与此同时,大赛评审阶段也正式启动。
梦想成为航天员!“开甲精神”引领孩子学习与成长
“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是当时国家的最高机密,程开甲为此隐姓埋名。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创新、拼搏、奉献’这六个字。”来自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四(3)班的石羿天的投稿作文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的身世,以及程开甲隐姓埋名数十年为国“铸盾”的故事。
“感谢学校让孩子接触到了科学,让孩子认识了程开甲院士,爱国、奉献、拼搏、创新的‘开甲精神’一直鼓舞着孩子。”石羿天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所在程开甲小学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命名的学校,学校里每学期都会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还结合课程设置和科技类学生社团设立“程开甲少年科学院”。在教学楼走廊里随处可见科技体验、科学读本阅读等元素,这也让石羿天成为了一名科技迷。
石羿天的照片
“我希望以后我能够去探索宇宙,成为一名航天员!”石羿天说,他常常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宇宙太空的奥秘。读到不理解的地方,他总是会“打破砂锅问到底”,问老师、问爸爸妈妈,希望把新知识理解透彻。在闲暇时间爸爸妈妈会带着他去借阅相关书籍,参观科技馆。“他第一次主动要购买天文科普类的书籍,应该是2年级8岁的样子,那个时候他虽然不能全部理解图书的内容,但是总是读得津津有味。”石羿天的妈妈说。
谈起写作的体会,石羿天说:“探索未知领域的东西是一项十分大的挑战,但程开甲院士的故事一直鼓舞着我,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给我带来了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阅读杂志了解科学家故事,获得属于自己的“突破”
“马世骏通过实地考察、室内实验、定点观察等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蝗灾问题,正是拥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才使他获得如此巨大的突破,也让蝗灾像一团雾一样隐去......”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五(2)班的陆亦朋在投稿作品中写道,马世骏院士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他的学习和成长。
“马院士的故事告诉我,不能服输,我也要做一个不服输的人。”谈及科学家精神对自身成长的影响,陆亦朋有着自己的体会,就像他在作文中所写的,在他学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虽然摔了很多跤,但在这个过程中,陆亦朋找到了窍门,慢慢掌握了骑车的方法,在不断的努力之下,获得了属于他自己的“突破”。
陆亦朋的照片
记者了解到,陆亦朋的父母有订杂志的习惯,像《博物》、《环球人物》之类,还有军事类的杂志都是经常订阅的,陆亦朋也很喜欢翻看。也正是从杂志中,陆亦朋了解到了科学家们,了解了马世骏院士的事迹。陆亦朋的妈妈告诉记者,科学家们身上有求真、独立、合作、创新等精神,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这些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都是让孩子一生受益的品质。
“现在孩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保卫国家的长治久安,守护人民的岁月静好,我们一家人都很支持他。”陆亦朋的妈妈说。
有一种明星,叫科学明星;有一种精神,叫科学精神。无数科学家在各自的领域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用心血和汗水,在新中国70多年发展史上,书写了壮丽的篇章。2月20日起,本次主题征文大赛正式进入评审阶段,主办单位将评选出50名选手入围决赛,评审结果将于2月25日公布。
实习生吴心悦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添翼
“我心中的科学明星”主题征文大赛
赛事框架
主办单位:
扬子晚报
程开甲少年学院
承办单位: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赛事时间:
年2月~年3月
线上比赛结果公布时间:
2月25日
大赛赛制:
海选、决赛两轮比拼
赛事详情
1.线上投稿截止后,主办单位将评选出50名选手入围决赛。
2.决赛拟定于年3月举行,专家命题,评委评卷,整个阅卷过程将在大赛组委会监督下完成。具体时间、地点将由此次大赛专属客服另行通知各位入围选手家长。
3.主办单位将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5名,优秀奖若干,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具体评选条件及要求,可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