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
《光明日报》头版刊文
《重庆:开放高地成人才磁场》
点赞重庆及两江新区人才高地建设
《光明日报》(年11月16日01版)
原文如下
在日前举行的重庆英才大会两江新区战略新兴产业专场推介洽谈会上,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创业团队成员林亮,信心满怀地介绍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项目计划。“我们主要做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而这恰好是重庆两江新区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重庆两江新区具有独特优势,能给我们的项目和技术更大的发展空间。”林亮说。
重庆英才大会是集交流思想、促进合作、对接人才于一体的国际性招才引智盛会。今年的重庆英才大会共吸引了余位全球知名科学家、国际组织负责人、大学校长、行业领军人物、独角兽企业负责人,以及1.5万余名海内外优秀人才参加。
重庆两江新区是全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两江新区近年来分领域出台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教育医疗人才引育政策,每年安排10亿元人才专项资金,搭建起让人才充分发展的舞台。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顺还在英才大会现场派发“整机+配套”“市场+金融”“资本+股权”“资产+政策”“资源+项目”“平台+园区”六个“人才红包”,向海内外优秀人才发出邀请。“两江新区的岗位技术含量高、待遇福利高,这里还有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海内外人才干事创业。”李顺说。本次英才大会,两江新区共邀请了多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会,其中新签约人才71位,还有55位高层次人才自己携带项目前来参加。这些高层次人才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半数以上拥有剑桥大学、麻省理工、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斯坦福大学等名校的博士学位,专业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像林亮一样,加拿大顽石会服务平台副总裁尹灵和HongT8SecurityInc创业公司的唐洪英,都是响应“重庆英才召集令”专程赶来的。尹灵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够在两江新区共建一个智能化的平台实验室,将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与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唐洪英则计划在这里合作组建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的安全分析团队,建立分析及响应的程序和流程。
英才大会现场的重庆市事业单位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招聘专区也非常火爆。家市、区县事业单位的个招聘岗位,共吸引了多人报名参加,其中有多名高层次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好几位来自国内外名校的应聘者都表示,重庆高校等事业单位现在延揽人才的政策力度很大,对高层次人才“西行”极具吸引力。
据重庆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合清介绍,重庆市近年来陆续出台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办法,市级部门配套优秀科学家、名家名师、技术技能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配套方案,将人才强市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级部门及区县。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年新增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52名,柔性引进两院院士61名。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主办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引进高层次人才人、项目个。重庆英才大会在两天的会议期间成功签约名紧缺急需优秀人才和个项目,分别是去年的2.8倍和1.4倍。
文中提到,
作为全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
搭建起让人才充分发展的舞台。
(司琪摄)
两江新区自成立以来便十分重视人才工作,
就在年11月15日,
两江新区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
颁发了年度人才激励政策奖励奖金,
对外发布“1+4”人才政策新体系,
既有突出“塔尖”的高层次人才政策,
也有覆盖“塔基”的技能人才、青年人才政策,
最高给予1亿元的经费资助。
1:
《重庆两江新区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4:
为配合《意见》实施,两江新区还制定了《“两江人才”十条》普适性政策以及《重庆两江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重庆两江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办法(试行)》《两江新区教育优秀人才引进暂行办法》《重庆两江新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优秀人才引进培养实施细则》4个具体的实施政策。
两江新区:打造人才高地
(刘华民摄)
慧聚英才、智创两江。近年来,两江新区持续在人才发展机制、政策、方式、平台、服务上创新、用力,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助推新区高质量发展。依托“留创园”“留学报国基地”“欧美同学会”“两江协同创新区”“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人才引育重点平台,两江新区累计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人,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6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35个,海智工作站16个,累计兑现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人次、发放人才专项资金近万元。
(部分信息源于《光明日报》)
总编:张黎
副总编:杜术林
主编:张科
编辑:操梅
两江新区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