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校园防疫ABC
筑牢校园防护墙
为从严从紧从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校园,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安全,4月7日上午,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于云端依时收看了由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特别制作的“东莞校园防疫ABC”培训课程,确保做到“全学习”、“全覆盖”。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奥密克戎防控课堂。由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张泽武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及常规的防护方法。
第二部分是返校复课前后校园疫情防控重点事项。东莞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王妙家介绍了返校复课前学校、学生、家长、教师和后勤人员分别需重点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返校复课后学校、学生、家长、教师和后勤人员在落实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方面分别需重点做好的各项工作。
第三部分则是模拟校内发现抗原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的应急处置流程。在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中,学校每一位师生员工不能置之事外,不仅要熟悉应急处置全流程,还要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通过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坚决守住不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底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明确了防疫防控流程及规范程序,提升了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为进一步做好校园防疫防控工作夯实了基础。
初三学生在校学习
初一、初二学生居家学习
居家办公教职员工学习
后勤工作人员学习
东莞校园防疫ABC课程要点
一、奥密克戎防控课堂
1.奥密克戎是什么?与东莞此次疫情有何关联?
奥密克戎是新冠肺炎病毒的一种变异毒株,最早于年11月9日在南非发现,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优势流行株。今年2月24日以来,东莞大朗、松山湖、东坑、石排、横沥、中堂、高埗、东城、石碣等多个镇街(园区)相继出现了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这些疫情都是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
2.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哪些特点?
(1)潜伏期短。研究显示奥密克戎的潜伏期只有2—3天;
(2)传染性强。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大概是此前德尔塔变异株的2倍;
(3)隐匿性更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症状相对较轻,更容易导致隐匿传播。
3.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戴口罩。戴口罩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一定要佩戴好口罩。
(2)勤洗手。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咳嗽或打喷嚏后、上厕所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及时用流动清水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3)常通风。房间、教室、休息等室内场所应该经常通风换气,保证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20分钟至30分钟。
(4)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学生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晨午晚检。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要立刻向老师和家长报告,戴上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快到附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5)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学生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及早完成全程和加强免疫接种。
(6)坚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返校复课前后要做好哪些准备
(一)复课前学校的8项重点工作:
1.完善方案预案。包括疫情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返校复课方案。
2.确定返校名单。认真审核师生返校复课前14天行程轨迹、健康状况、核酸检测情况,做好分批返校安排。同时,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六套台账(师生名册台账、学校布局和人员分布台账、师生健康监测台账、近期开展聚集性活动台账、近期学校外来人员进出学校台账、有校车的学校建立各条线路校车乘坐人员台账)。
3.落实核酸检测。返校复课前,全体师生员工及其同住家人须在莞连续三天核酸检测“一天一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
4.开展应急演练。组织校内各部门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重点演练校内发现密接和核酸筛查阳性人员时的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
5.严控人员出入。制定返校复课后人员出入管理制度,学生返校后,所有人员进出学校都要经过学校领导的批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学校。
6.备足备齐防控物资。如口罩、洗手液、消杀用品、测温设备等,按要求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等。
7.全面清洁消毒。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提前做好各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等。
8.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加强和家长的交流互动,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