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9点00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了本次任务的相关情况。以下为发布会介绍内容。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
受任务总指挥部委托,由我向大家介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关情况。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今天上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将加注推进剂。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有以下主要目的: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航天员搜索救援能力;开展多领域的空间应用及试(实)验;综合评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各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协调性,为后续任务积累经验。
按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驻留约3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组合体状态稳定,各项设备工作正常,具备交会对接与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以上是介绍这次任务的有关情况。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整体规划。作为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本次任务有何特点和意义?
答: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这11次任务紧密关联、环环相扣。近期成功发射的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形成组合体在轨运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入轨后将与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总体看,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主要特点:一是将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改进后的长征二F运载火箭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和天在轨停靠能力。改进了返回技术、进一步提高落点精度,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二是将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通过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考核验证再生生保、空间站物资补给、航天员健康管理等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的各项保障技术。三是将在轨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航天员将在机械臂的支持下,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进行舱外的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作业。四是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上述这些技术的突破与能力的验证,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神舟十二号任务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首次载人飞行,承上启下,十分关键,任务实施期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工程全线注重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特别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中汲取经验力量、提振信心斗志,正在以高昂的精神状态,紧张投入到任务各项准备中。
问:距离上一次载人飞行已有近五年时间,请问此次神舟十二号飞行中,航天员的主要任务有哪些?他们为此都做了哪些准备?
答:根据任务安排,神舟十二号飞行中,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二是要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三是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四是要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
五年来,根据空间站阶段任务特点要求,开展了航天员乘组选拔和针对性训练工作。本次任务航天员乘组选拔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的方式,结合航天员飞行经历、相互协同能力等方面,选拔出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周密制定了航天员训练方案和计划,扎实开展了地面训练和任务准备,每名航天员训练均超过了学时。特别是针对空间站技术、出舱活动、机械臂操控、心理以及在轨工作生活开展了重点训练。目前,航天员乘组已做好了执行任务的各项准备。
问: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组合体目前状态如何?组合体为首批入驻航天员乘组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哪些保障条件?
答: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已按计划完成了9类42项测试,主要包括平台基本功能、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机械臂爬行与在轨辨识、出舱功能以及科学实验柜等测试内容。截至今天,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已在轨运行17天,目前状态良好,平台设备工作正常。组合体已调整到高度约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建立起交会对接姿态和载人环境。经分析确认,组合体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进驻的条件。
天和核心舱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日常生活起居。航天食品方面,配置了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就餐区域配置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还有折叠桌,方便航天员就餐。锻炼区配备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用于航天员日常锻炼。通过天地通信链路和视频通话设备,可实现空间站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和收发电子邮件。载人环境控制方面,相比前期载人飞行任务,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处理、二氧化碳去除,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能够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问:请介绍一下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有关情况。未来,中国是否会邀请其他国家参加空间站上的科学研究、技术试验等工作?是否会有其他国家航天员与中国航天员一起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
答:外层空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载人航天始终按照“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愿意与世界上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自立项实施以来,在航天器技术、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员选拔训练等领域,与俄罗斯、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的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等国际航天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进入到空间站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与广度。计划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为此,中国空间站已做好了相应准备,并开展了相关工作。比如,配置在核心舱和实验舱上的科学机柜,均配备了标准化的载荷接口,具备开展各类科学实验国际合作的能力。年以来,我们与联合国外空司合作,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目前,已遴选出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后续,我们还将与联合国外空司紧密合作,适时发布第二轮合作机会公告。同时,我们还正在与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家,围绕在空间站开展基础物理、航天医学、空间天文等领域的空间实验进行良好的双边合作交流。
中俄在载人航天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曾经开展了多项富有成果的合作。在现阶段,双方围绕近地轨道空间站和载人深空探测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交流,正在沟通酝酿开展更多的合作。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共同实施更多的联合实验项目,为人类探索外空做出两个航天大国应有的贡献。
至于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已经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向我们提出了合作意愿,对此总体上我们持欢迎态度。相信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也就是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中外航天员联合参加中国空间站的飞行。
问:进入到空间站阶段,载人航天的发射和返回任务将保持高密度、常态化,外界对于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和寿命末期的载人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比较 )
A.土地成本较低
B.劳动力成本较低
C.铁路运输发达
D.产业协作条件好
2.与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运输能力B.科技力量
C.国防安全D.劳动力素质
第1题,天津科技力量较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协作条件好,利于运载火箭的制造。第2题,文昌有海运之便,有利于运输大型航天器。
1.D 2.A
3.我国拟在年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
海南文昌纬度更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海南周围都是海洋,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两个卫星发射基地无人区面积都较广,发射后残骸不危机人民安全。与文昌相比,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
典型例题
典例1. (·重庆市八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多万人口(年数据),图中A是著名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28°26N,81°W),年8月13日3时31分(美国东部时间,即A地所处时区的区时),基地成功发射了一枚载有派克太阳探测器的美国宇航局火箭。
简述A处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地理条件。
〖解析〗
航天发射基地的地理条件要从利和弊两方面分析,有利条件可从纬度、地形、运输、人口分布角度分析。
〖答案〗
有利:纬度较低;地势平坦开阔;海运便利;人口密度小;冬半年降水少。不利:夏秋季降水多,天气多变;受飓风影响大。
典例2.(·浙江省金华十校联考)年6月5日,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上发射平台,将“捕风一号”等7颗卫星成功送入离地千米的预定轨道。读图,完成下题。
2.与陆地比,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优势有( )
①发射点选择更灵活 ②发射平台更稳固③火箭航落区更安全
④物资补给更充分⑤设备运输条件更优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解析〗
与陆地相比,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发射点选择更加灵活,①对;但发射平台受海洋潮汐的影响没有陆地稳固,②错;在海上发射火箭,火箭的航落区更加安全,③对;海上发射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民用船舶资源、港口资源、测控资源,社会资源深度参与,物资补给更充分,④对;但海上发射火箭只能整体组装后运输到平台,设备运输条件差,⑤错。故选B。
〖答案〗选B
典例3.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和中国海南的文昌都是世界著名的航天发射中心,下图是两地的位置和气候资料,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库鲁和文昌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均为雨热同期
B.文昌气温年较差比库鲁更大
C.两地多雨期均受信风影响
D.库鲁9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降水少
〖解析〗
据图分析文昌为热带季风气候,库鲁为热带雨林气候,二者相比文昌气温年较差比库鲁更大,故选B。
〖答案〗选B
4.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相比,库鲁的最大优势是( )
A.雨日少,晴天多,可以实现全天候发射
B.自转角速度大,增加火箭发射有效载荷
C.受热带气旋影响小,强风概率低
D.距离研发中心近,海运条件便利
〖解析〗
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比,库鲁雨天多,晴天少,A错;两地自转角速度均为15°/h,B错;文昌离我国研发中心更近,海运条件便利,D错;库鲁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带气旋的影响较弱,而海南文昌大概位于20°N附近,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的影响,C正确。
〖答案〗选C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昌市全境海拔在米以上,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8.9%,高山、低山分别占1.1%和3.4%;河谷平坝面积占16.4%。全年无雨日多达天,太阳能资源丰富。它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境内有中国四大航天基地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时间年7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三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图为西昌市位置示意图。
试阐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
〖解析〗
航天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从纬度、地形、大气、安全保障、交通等方面分析。
〖答案〗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发射卫星可以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有利于航天发射;地处川西高原,人口稀少,对居民影响小;地形隐蔽,地处内陆,安全性好;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条件较好。
往期推荐
干货高中地理必修1-3重点专题考点汇总!高考文综答题时间分配及详细答题技巧!建议收藏!
给全体高三:拼到最后拼意志!看完放松,自信很多
高考结束,“草稿纸”要被监考老师收回?其中门路你们得懂!?标签:高考地理资讯地理热点
?来源:综合自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