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简介
重医院成立于年9月,由原医院医院整合而成,分为东城院区和西城院区,东城院区分为A、B、C三点,分别位于杨家坪前进路23号、石坪桥冶金三村7号、石坪桥冶金三村5号,西城院区位于白市驿镇白欣路31号。两院区占地面积81亩,业务用房8.5万平方米,是医院、重庆市“医院”、重庆医药医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拥有重庆市博士后工作站,李兰娟院士专家工作室,郑树森院士专家工作室。年在香港艾力彼中国医药竞争力重庆省域排行榜名列18位。
医院编制床位张,实际开放床位张。全院在岗职工人,医生人,护理人;现有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83人。年门诊人次89万,出院人次6.5万,手术人次1.5万。拥有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九龙坡区劳动模范3名,九龙坡区突出贡献专家9名,九龙坡区名医6名,九龙坡区学科带头人13名,九龙坡区十佳技能型人才2名,各类学术委员会任职余名。拥有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2个,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4个,九龙坡区临床重点专科6个,九龙坡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1个。
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已于年10月开工,建设用地亩,建设规模22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张,预计年竣工验收。
医院始终秉持“心有德、济天下”的办院宗旨,恪守用心守护生命的使命,践行成就员工的心百年不变、服务病人的心百年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二、团队介绍
医院(科研团队、院士专家工作室)为主体,与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领衔的“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人体微生态诊疗中心”和重庆医院分子肿瘤及表观遗传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团队合作。
三、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
重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年7月,目前拥有重庆市临床重点检验实验室和九龙坡区域检验中心,现有全自动雅培生免一体机、BD的细菌鉴定及培养仪器、希森美康的化学发光、PCR分子实时荧光扩增仪、-80℃超低温冰箱及低温离心机等多万的检测仪器。区域检验中心包括:流式细胞检测平台、细胞培养平台、荧光免疫检测平台等。
李兰娟院士领衔的“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人体微生态诊疗中心”已建成完善的12大技术平台,包括人工肝研究平台,蛋白与代谢组学平台,感染微生态学平台,细菌学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免疫学平台,基因组学平台,生物信息学平台,病毒学平台,P3实验平台,实验动物平台,生物样本库平台。每个平台都拥有相应的高、精、尖和一些常规的设施设备和相应的技术操作人员,目前样本库藏有95万份标本。
重庆医院分子肿瘤及表观遗传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是以肿瘤表观遗传学机制和肿瘤生物标志物筛查为特色优势。拥有激光共聚焦、全景组织扫描系统、组织芯片系统、
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倒置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多功能酶标仪、核酸蛋白定量仪、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超高速离心机等价值万的设备。有细胞生物学实验平台、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平台、蛋白质技术平台及组织细胞生物样本库。
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热忱欢迎您的加入。
四、博士后进站条件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二)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四)年龄一般不超过36周岁,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放宽至38周岁。
1.博士期间获校一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或同等级别奖学金;
2.现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或基金;
3.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4.世界知名院校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人员;
5.具有合作导师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急需的研究能力。
五、博士后待遇
(一)薪酬:博士后薪酬视能力,待遇20-30万元/年不等,由基本工资、生活补贴、科研补贴和绩效津贴、国家补助五部分构成。进站博士后按照待遇划分为全职博士后(Ⅰ类、Ⅱ类、Ⅲ类)和在职全脱产博士后(Ⅳ类)四种类型。
四种出站类别的要求及薪酬待遇
(二)住房:在站期间免费提供人才公寓,优秀者入本院编制,出站后留院签三年用工合同,一次性给予购房补贴资助及安家补助费20万,叠加重庆市政府的各项资助(3年补助15万,5万/年)。
(三)享受职称等绿色通道。全职博士后人员进站满1年,优秀者留院入编,可通过绿色通道申报副高级职称;全职博士后人员出站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最快1年,可申报正高级职称。
(四)配套奖励:凡进站博士后将获得10万元科研启动基金。在站期间以本院为第一作者单位成功立项省部级课题以上按1:2配套经费;市卫健委及区科技局等同等级别的课题按1:1配套经费。发表SCI医院科研论文奖励。
(五)其他福利: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医院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
六、招聘计划
1、招聘计划:博士后1人(全职或在职全脱产均可)
2、专业要求: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病原生物学等;
3、研究方向:肝病、传染病、肿瘤、微生态等
七、申请材料
报名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请通过邮箱以附件的形式将以下材料发送至jlpyy_r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