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重庆医药高专两三下乡学生志

年7月11—13日,来自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中药学院)和重庆西南大学(含弘学院)的两只暑期“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来到和顺镇,分别开展了为期三天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中药学院)一行12人以扶贫、扶老、助医为工作重点,开展了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为当地居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

7月11日是和顺镇传统香会活动,12名学生志愿者队伍紧随政府工作人员上山进行香会前的准备工作,全员队伍分为三组,分别在土地庙、风车观景平台、太阳寺这三处地点进行工作,为香会维持现场秩序、疏通来往行人、指挥过往车辆。

7月12日,学生志愿者们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提前联系好的当地部分留守儿童和老党员。早上八点到第一位留守儿童家中,一个名叫陈秋旭的十一岁男孩,由于家庭原因和自身的身体缺陷,导致他性格内向。为了帮助小男孩克服心理障碍,队员们与他玩游戏尝试开导他。紧接着又访问了陈涵,吴杰等几位留守儿童。当日下午,经过简单休息,志愿者们动身前往慰问老党员。其中一位老党员夏爷爷已九十岁高龄,近六十年党龄。与夏爷爷交谈时问道: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老人家毅然的说:为人民服务。通过他的讲述,了解到党对人民的关怀与照顾。当志愿者为他们送上提前准备好的礼物时,爷爷奶奶忍不住留下感动的泪水。并紧握住志愿者的手,嘴里不停说着谢谢。

7月13日,志愿者们在镇政府的协助下,一早来到了弹子村进行义诊,为赶集的村民分发科普宣传单,有序的检测脉搏、血压、身高体重,发放礼品。当日下午,志愿者们又来到当地敬老院,看望老人,希望让大家意识到作为当今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去关心这些需要关怀的老人。志愿者们表示:会用最真挚的心代表对他们最真诚的关怀,将博爱传承下去。

来自西南大学含弘学院的9名志愿者队伍10日晚抵达了和顺镇,安顿好住所后在夜幕中参观了和顺镇场镇的街道,了解了场镇改造前后的变化。

7月11日是和顺镇一年一度的香会。人流车流增大,交通问题刻不容缓,为了帮助镇上缓解交通压力,同学们做起了志愿者,进行车流人流疏导,为交通安全和人们安全贡献的一份力量。此外,志愿者还帮助政府香会安保后勤组分装了牛奶和面包,为第二天早上的执勤任务做好准备。傍晚时分,和顺小分队在回住宿的路上巧遇了同样是来自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刘征献教授。刘教授是著名油画艺术家和和顺镇乡村旅游荣誉顾问,每年夏天刘教授都会在静心湖旁的农家乐里和学生们一起写生。抵达画室时,刘教授正在挥毫创作,当队员问道老师在创作的内容时,刘老师热情的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为9.30烈士纪念日献礼的油画,刘老师告诉同学们正是和顺短短几年内和顺天翻地覆的变化和优美的环境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7月12日,志愿者队早上来到了和顺的敬老院,几个队员给每个老人分发了棉服,以防地处海拔一千多米的和顺的湿冷;几个队员陪老人唠嗑,缓解他们的寂寞;几个队员唱起红歌,给老人们送去欢乐。欢笑声、嬉戏声充斥在整个院子里。下午又去探望了当地的留守儿童。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慰问品,志愿者们首先来到一位叫代小林的小朋友的家里,这位小朋友刚开始有些害羞,不太好意思说话。于是同学们先试着和他聊天,了解一下基本情况。在互相了解后,小林开始愿意交谈,在询问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后,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听话和懂事的小孩,学习也十分认真。紧接着又去了附近另一位留守儿童家里,他的父母离异,家里只有他的外婆,小孩性格比较内向,但是热爱学习,每次都是班上第一名。志愿者小组决定他们保持长期联系,为他们长期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及学习用品和资料,希望他们能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7月13日,上午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分别通过电话联系了镇上的一些贫困户,了解了他们的家庭现况,给予他们关心,根据他们的合理需求,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实际的建议馈。下午在帮扶责任人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带着慰问品和一些工具前往山中,来到了贫困户任忠鱼大哥的家里,这位大哥手上受了伤,家中的卫生条件不是很好。同学们与他进行了一些友好的交流,关心了他的生活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给了他衷心的祝福,随后小组全员拿上工具,合理分工,不管是男生女生,都不怕脏不怕累,擦门,擦窗,打扫厨房,清除各个地方的污垢等等,让贫困户能有了一个更整洁的居住环境。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海口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tzuoer.com/lsyg/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