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了我省年首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春节前夕,丁先生带着全家到柬埔寨旅游,想趁着除夕回国过个团圆年。怎料到回到义乌后,丁先生突然发高烧不止,全身肌肉酸痛,体温最高达39.4℃,最后送至浙江大医院急诊。经过急诊医生的细致问诊,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热带旅游的流行病学史,将其标本送疾控做蚊媒传染病筛查,最后确诊是基孔肯雅热。
什么?没听过这个奇怪的病名?其实它就是“登革热”的胞弟,两个病都是蚊子叮咬传播的。出国要防“登革热”,也要防“基孔肯雅热”。
“登革热”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搬好凳子,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基孔肯雅热”。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如何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
人群对基孔肯雅热病毒普遍易感,且一旦感染后将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本病患者、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但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该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本病的潜伏期1~12天,通常3~7天。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皮疹常见于面部或四肢伸展侧。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以侵犯小关节(如指关节)多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目前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如:卧床休息、降温、止痛、脑膜脑炎的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哪些地方有基孔肯雅热流行?
该病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如在非洲、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等区域。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目前尚没有基孔肯雅热疫苗。防蚊灭蚊是预防基孔肯雅热最重要的措施。
1.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房间内使用灭蚊器、安置蚊帐;
3.避免在蚊子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4.从流行地区回国后,请注意自身健康观察,如有发热、肌肉关节痛、医院就诊。
特别提醒:年,隆重而来,转眼而去,春节去热带旅游的市民,要特别警惕蚊媒传染病,旅行期间做好保护措施预防蚊虫叮咬。回国后如果出现发热、恶心、皮疹、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医院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出国旅行史。
套用最近很火的两句台词:出行方式千万条,健康安全第一条。防蚊防病不注意,回来生病泪两行!希望各位猪年诸事顺利!
来源:传防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