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已参赛和没参赛的小伙伴,都一定好奇获奖团队和获奖作品什么样吧?别急,官宣来了——
今日展示一等奖获奖团队: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环环相扣,润物细无声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团队成员|李琳、杨薇、杨琴、黄智燕、雷珊
此次微课选自外教社“新标准高职公共英语系列教材”《实用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一册Unit8Festivals。通过月球探测器与嫦娥跨时空的交流,人文和科技碰撞使学生掌握“中秋节——月亮”相关知识。结合中西月亮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与“月亮”相关的习语,提升学生跨文化比较、认知的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简述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探索不止的精神。
导入篇以月球探测车的出现及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拉开帷幕,以“玉兔号”月球车和嫦娥的对话展开。
中西文化寓意篇:1)以月球车与嫦娥的对话形式讲解中国古代诗人以月寄情的诗句,诗中寄托诗人孤寂、思念家人朋友以及渴望团圆的心情。2)同样以月球车的口吻讲解月亮在西方神话中的传说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寓意:月亮寄托着主人公的理想及力量,同时满月在西方文化中也是黑暗力量的化身。
英文习语篇:以校园背景的对话引出英语中常见的关于moon的习语,以及相对应的中国文化习语。以翻译对错的对比和对话例句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相关的英文习语语法和道地用法的了解。
总结提高篇:月球车对话中提及中国探月工程以嫦娥命名,分别摘取嫦娥三号及嫦娥四号的相关视频总结中国探月的重要成果,与微课开头部分月球车登陆月球首尾呼应。同时给学生推荐一部探索频道纪录片TheMoonandBeyond以便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人类探月的历史,激励学生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及勇攀高峰的学习精神。
此次微课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是用嫦娥与月球探测器的对话,跨时空的交流方式,体现人文情怀和科技精神的碰撞,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与文化自信。采用日常口语常见的习语进行中西对比,能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实用度和记忆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中国诗词、探月工程等融入微课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润物细无声地实施课程思政。优化微课制作设计,画面清晰,配音流畅,语速适中。字幕中用特殊颜色和字体突出重点词汇及习语表达,便于学生学习。
在准备这次微课比赛中,每一个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出各自优势。每个小我的努力凝聚成集体的合力释放出无穷的潜力。整个备赛过程约4个月。尤其在暑假期间,大家牺牲休息时间集体讨论,想设计,抠细节,碰撞智慧的火花。当然我们也有反思,整堂课串联的主角是月球探测器,这对使用微课的学生来说,需要具有一些航天相关知识储备。如何帮助学生在缺乏某些领域课外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快速理解、掌握相关词汇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微课团队成员均是江西省的省级教学团队成员,其中不少曾获得过全国英语教学大赛(江西赛区)的奖项。
点击欣赏获奖作品:
点击观看团队介绍视频:
评
委
点
评
评委1:该作品的前半部分涵盖了玉兔号和中秋节,常规性地做了导入。后半部分比较出彩,用习语对前半部分做了提升。
评委2:教学设计合理,材料组织丰富,教学效果很好。片头的画面较为一般。
评委3:基于我国研发的月球探测器与嫦娥的跨时空交流,开展了有关中秋以及与月亮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通过简述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探索精神;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了常见的与月亮有关的中英习语行了对比,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使用手段与课堂互动还有待进一步丰富。
专业·专注教师·教学
欢迎登录
WE外语智慧教育平台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