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案》(首经贸本科教育20条),持续提升学校本科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水平,3月30日下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一行3人赴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专题调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熊骞,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综合处处长韦笑、网络技术中心主任邱小彬、数据中心主任虞萍出席此次调研座谈会。会议由韦笑主持。
韦笑对我校一行的到来示欢迎。她针对中国农业大学在本科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其正在进行的信息化探索实践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并系统阐释了本科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教务管理系统开发、智慧教室内涵、教学数据挖掘等内容。她指出,智慧教学环境建设的架构应当是金字塔型,真正的在线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把线下课堂教学原封不动照搬到线上,而是要充分利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完成对课程单元的全面重构。智能教室和智慧教室在建设理念上存在差异,智能教室的建设是通过采用直播异地同步互动的技术,解决不同地域、不同校区课堂授课问题的解决方案;智慧教室应侧重于在虚拟实验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全景教室的建设,智慧教室使用的关键在于对课堂采集数据的挖掘运用,比如在学生考勤、课堂师生互动、学生成绩等不同维度之间做数据关联分析,发现潜在规律,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邱小彬和虞萍重点介绍了学校的数据资源平台。他们指出,推出数据资源平台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数据分散、量少质低、使用不便、分析不足等问题。数据资源平台融数据管理和共享、数据分析和应用两大功能为一体,面向师生提供“校情分析平台”“师生信息一张表”服务。其中,校情分析子平台汇总了人、财、物、教学及科研等各类校情数据,用于管理及辅助决策;师生信息一张表集成了师生在校内各系统的数据,提供个人查询、导出、纠错功能。他们强调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凝聚共识,协同推进的过程。
熊骞对中国农业大学各位同仁的热情接待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本次调研座谈会受益匪浅,在深入、系统地了解农大数字化校园建设、教务管理系统建设、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家校互动平台建设等宝贵经验的同时,对日后教学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工作方向有所启迪,为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数据共享、交换、融合、创新开启了新思路,未来将更加注重师生需求牵引,聚焦“教学管理视角”向“用户服务视角”的转换,加快数字赋能应用场景的落地,切实提升师生数字化服务体验,继而实现有“温度”的人性化管理。
本次调研增进了我校同中国农业大学兄弟单位的交流与联系,并为今后学校本科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