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校一专业台州学院材料物理

治疗白癜风老专家 https://m-mip.39.net/pf/mipso_5777843.html

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八(年12月12日),周继潆被台州知府许邓委任为三台中学堂监督,改校名为台州府中学堂,于翌年正月添设“简易师范科”,是为台州学院办学历史的源头。民国5年(年),简易师范科独立建制,先后名为会稽道第三师范讲习所、浙江第六师范讲习所、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由浙江省府委任徐道政为校长。

民国12年(年),并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设师范部。

民国17年(年),浙江省立第六中学迁至临海县东部海门镇葭沚原浙江省立高级水产学校旧址办学,师范部随迁至此。

民国20年(年),浙江省立第六中学在海门江边圩圈地建造校舍。

民国22年(年),改称浙江省立台州初级中学,设四年制简易师范部,继续培养师范生。

民国26年(年)8月,台州初级中学增设高中,更名为台州中学,从葭沚全部迁入海门江边圩新校区办学。

民国28年(年)2月,受日本侵华战争影响,为延续台州教

台州学院椒江校区图集(9张)

育的希望,台州中学西迁仙居,落脚于广度寺。简易师范部则位于附近的三井寺,在烽火连天中,坚持办学,弦歌不辍。

民国33年(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下令台州、衢州、严州(治今浙江建德,已并入杭州市)三个州的师范学校独立建制,浙江省立台州师范学校成立,还添办普通师范科及附设民众教育馆。浙江省督学许明远被委任为校长。

民国34年(年)8月,学校迁至仙居东乡下张(今下张小学)办学。

民国38年(年)5月,临海解放。浙江省立台州师范学校由仙居迁回临海,与临海县立师范学校(始建于年秋,初名台属联立女子师范学堂)合并到台州中学,再次作为其师范部管理。

浙江省台州学院(6张)

年2月,师范部重新独立建制,定名为台州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浙江省立台州师范学校,校址设在台州府城的城隍山,并逐步迁移到山脚(今台州学院广文校区)。

年1月,由于台州专区第一次被撤销,台州师范学校改名为临海师范学校,隶属临海县,招生范围仍为原台州各县。随着台州专区第一次复设,年6月临海师范学校改办台州师范专科学校,设置数理、生化、文史、体育、音乐五个专业,拉开了台州教育史上第一次大专层次办学的帷幕。

台州学院校史简图

年7月,台州专区革委会将临海师范改校名为台州工农师范,归台州专区革委会领导,从隶属关系上恢复了“府属学校”的性质。

年10月,“工农师范”改名为台州师范学校。

年7月,浙江省革委会下发文件《关于调整大专院校的决定》,将设在金华的浙江师范学院一分为三,分别到台州、金华、丽水三地办学。同年9月,浙师院84名教师分流到临海,组建了台州师范专科学校,设文理两科。

年11月,台州师范专科学校恢复校名为台州师范学校。同年12月,原浙师院教职工返回浙师院。同时,台州师范三峰分校建立,台州师范迁回城里后,临海县在原址上办起了临海五七大学,即后来的临海师范学校前身。

年4月,台州师范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浙江师范学院台州分校,设中文、数学、物理三个专业,招收文革后首届大学生人,首届大学生于年5月入学(仍称为77级)。

年12月,教育部发出文件《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批准在浙师院台州分校基础上建立台州师范专科学校,校址设在临海城关北固山麓,分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外语、体育八个专业,学制三年,办学规模为在校生人,主要培养初中教师。至此,台州第一所高等学校正式建立。

年8月,台州师专进修部归属台州师专。

年12月,台州师专临海城东校区(第二校区)工程破土动工,校区占地亩,年建成投入使用。

20世纪90年代台州师专校门(临海第一校区)

年9月,学校与韩国草堂大学建立姐妹学校关系。这是台州学院办学史上与国外大学校际合作的开始。

年4月,临海师范学校正式并入台州师专。同年7月,台州师专搬迁至临海城东新校区。

年秋季,台州学院首次以“台州学院(筹)”的名义招生,学校开始步入本科综合性高校办学的新阶段。

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台州师专正式升格为全日制综合性本科普通高校,并更名为台州学院。

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台州卫生学校并入台州学院,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台州学院医学院。年暑假,经省政府和台州市政府同意,学校在台州市政府所在地建设台州学院椒江校区,用地亩。[6]

年12月,台州市政府决定,医院正式成为台州学院医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年10月,台州学院椒江校区启用仪式举行。

年5月,学校以17A2B的优良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年6月,医院成建制并入台州学院,成医院。

年5月,台州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年1月,被确定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材料物理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小学教育

省级特色专业:体育教育、护理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省级新兴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省级优势专业:材料物理、制药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制药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物理与电子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写作、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计算机网络、仪器分析、翻译理论与实践、无机化学、外国文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热学、体操、分子生物学、材料力学

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等数学、有机化学、计算机网络实验

学科建设

根据年5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台州学院共有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4个,市级重点学科11个。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毕业生基本情况

年台州学院毕业生人,其中男生人数为人,占比35.97%,女生人数人,占比64.03%,男女生比例为1:1.78;师范类毕业生人数为人,占比31.83%,非师范类毕业生人数人,占比68.17%,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比例为1:2.14;省外人,占比20.33%,省内(除去台州)人,占比60.71%,台州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18.96%。

二、毕业生去向

1.就业单位类型分布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及其比例为:三资及其他企业占55.83%,事业单位占28.61%,升学出国占6.12%,国有企业占4.83%,政府机关(公务员)占0.92%,征兵入伍占0.20%,其他占0.87%。

2.行业去向:

流向行业

比例

教育

34.53%

制造业

16.35%

卫生和社会工作

7.82%

批发和零售业

6.9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57%

建筑业

5.9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3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6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8

2.6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97

2.64%

金融业

81

2.2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1

1.6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0

1.36%

房地产业

32

0.8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7

0.73%

住宿和餐饮业

20

0.5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

0.52%

农、林、牧、渔业

11

0.30%

军队

8

0.22%

3.区域流向

除升学、出国出境、服兵役等人外,在浙江省内就业的人数为人,占总就业人数89.77%;其中省内就业人数前三位城市为:台州市人,占31.96%;杭州市人,占17.17%;宁波市人,占11.02%。

三、专业就业情况

历史学(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汉语言文学(专升本)、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专升本)、商务英语(专升本)、生物工程、环境工程(专升本)、材料物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音乐学(师范)、产品设计、土木工程(专升本)、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15个专业就业率达到了%,除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外,其他专业就业率均超90%。

学院

专业

总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人文学院

历史学(师范)

30

30

.00%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56

56

.00%

汉语言文学(师范)

96.25%

汉语言文学

73

67

91.78%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93

93

.00%

小计

97.09%

商学院

财务管理

94.24%

财务管理(中美合作)

1

1

.00%

工商管理

67

66

98.51%

市场营销

57

57

.00%

旅游管理

44

44

.00%

旅游管理(专升本)

39

39

.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64

62

96.88%

小计

97.32%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97.73%

英语

98

94.23%

商务英语

75

74

98.67%

商务英语(专升本)

46

46

.00%

小计

97.20%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

物理学(师范)

47

46

97.87%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93

92

98.9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37

36

97.30%

电子信息工程

56

55

98.2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8.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4

63

98.4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50

47

94.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8

44

91.67%

小计

97.23%

生命科学学院

科学教育

95

94

98.95%

生物科学(师范)

63

61

96.83%

生物科学

42

39

92.86%

生物工程

24

24

.00%

生物工程(专升本)

53

49

92.45%

环境工程

73

72

98.63%

环境工程(专升本)

37

37

.00%

小计

97.16%

医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

44

43

97.73%

材料物理

23

23

.00%

材料化学

30

29

96.67%

制药工程

96.61%

制药工程(专升本)

64

62

96.88%

化学工程与工艺

64

62

96.88%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

36

36

.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44

43

97.7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7

45

95.7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9

48

97.96%

小计

97.30%

艺术与设计学院

音乐学(师范)

70

70

.00%

美术学(师范)

69

63

91.30%

产品设计

46

46

.00%

视觉传达设计

59

58

98.31%

小计

97.13%

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

96.49%

小学教育(师范)

99.43%

学前教育(师范)

97

97.00%

小计

97.94%

航空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工业工程

45

44

97.7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6

95

98.96%

小计

98.58%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97.32%

土木工程(专升本)

53

53

.0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56

54

96.43%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56

56

.00%

小计

98.19%

医学院

临床医学

99.23%

护理学

97.93%

护理学(助产方向)

60

59

98.33%

医学检验技术

58

51

87.93%

小计

96.95%

全校汇总

97.37%

四、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情况

届毕业生实际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数名(其中机关37人,事业单位1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0.32%(其中师范类毕业生人,占实际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数的70.95%,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67.38%;医学类毕业生人,占实际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数的21.07%,占医学类毕业生总数的63.87%)。

五、升学情况(升学率超过10%的专业名单)

六、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满意度情况

根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对我校届毕业生进行的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数据截止年7月):

届毕业生一年后就业率达到93.62%,工资水平为元/月。对学校满意度调查显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满意度为80.64分;实践教学效果满意度为79.97分;教学水平满意度为79.58分;就业求职服务满意度为78.73分;对学校总体满意度为84.59分。

届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的各项指标分数与届相比总体变化不大。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意度93.48分;专业水平满意度为92.83分;创新能力满意度为90.33分;合作与协调能力满意度为92.50分;人际沟通能力满意度为92.28分。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的各项指标分数与年相比提升明显,平均超过2.47分左右,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上升。

材料物理属于工学里面的材料类专业。

材料物理专业原名称是材料科学、矿物岩石材料等,介于物理学与材料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涉及功能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等诸多领域。学习该专业要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学科基础,色盲、色弱者不宜报考。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企业和科研所从事材料的生产、研究和开发,也可到高新技术行业从事工程材料生产和加工、新型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材料分析测试等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还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材料学、材料的力学性能、功能材料、微电子材料、材料的相与相变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固体物理等。

开设院校:(共所),其中列入特色专业的院校:

全国重点: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

省属重点:中国民航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

普通本科:北华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盐城工学院、台州学院、宜春学院、新余学院、九江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洛阳理工学院等。

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tzuoer.com/jcjs/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