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学校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年3月,科睿唯安发布),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2个重庆市“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等学科排名全国前列。
“十二五”以来,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余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学校独立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学校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并已获得欧盟CE认证。
专家和团队介绍
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名单揭晓,该奖项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重大科技奖项,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超声医疗国家工程中心主任王智彪教授获此荣誉。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新闻详情)由王智彪教授担任主任的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年3月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代表着重庆医科大学在超声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正式迈入“国家队”,实现了重庆市地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新闻详情)32年来,王智彪教授带领团队坚持原始创新,依托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微无创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院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潜心于高能声学、聚焦超声手术的基础研究、设备研制和临床应用推广,形成了围绕强声学与声学效应、多模态影像监控与智能精准治疗、超声治疗临床研究与大数据三个方向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平台研制出世界上首台聚焦超声治疗设备——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并在全球率先推向临床应用,已出口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26个国家和地区,超声治疗系列设备在全球医院广泛应用,治疗良、恶性肿瘤15万余例及非肿瘤疾病多万例,是全球采用超声无创技术治疗疾病种类和治疗病人最多的单位。近年来,团队作为首席单位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计划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获批科研经费上亿元。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聚焦超声外科实现了从体外对体内疾病的治疗,是微无创治疗的代表。通过32年潜心研究,我们在聚焦超声外科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走在了世界前列,已逐步形成未来治疗医学的新方向。
聚焦超声外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医生的参与,这里有大量技术待攻关、大量的应用问题待解决,大量的新现象待认识,这里有为大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术带头人王智彪教授寄语
聚焦超声手术是21世纪外科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体现了“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的医学内涵。在该领域,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已搭建起了“产、学、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全球化平台,现已有余人在这个平台上工作,这里是有梦想而又实干的您奋斗的家园!
诚聘海内外人才
杰出人才
特聘院士或特聘教授
引进对象资格条件
◆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达国家院士;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入选者;
◆达到本层次人才学术水平的杰出人才。
待遇
◆薪酬和安家费:面议;
◆科研平台和启动经费:-0万元;
◆住房:提供不低于㎡住房供其使用。
领军人才
特聘教授
引进对象资格条件
◆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排名前三)或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
◆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
◆国(境)外知名高校终身教授;
◆达到本层次人才学术水平的领军人才。
待遇
◆薪酬:年薪70-万元;或绩效考核制(校内岗1-2级);
◆安家费-万元;或享受人才房购房资格和购房补贴70-万元;
◆科研平台和启动经费:根据专业特点按需商议提供。
拔尖人才
特聘教授
引进对象资格条件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拔尖人才、教学名师入选者;
◆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国家或卫生部(卫生计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四青”人才;
◆国内知名高校教授;
◆国(境)外知名高校副教授;
◆达到本层次人才学术水平的拔尖人才。
待遇
◆薪酬:年薪50-80万元;或绩效考核制(校内岗2-3级);
◆安家费80-万元;或享受人才房购房资格和购房补贴30-50万元;
◆科研平台和启动经费:根据专业特点按需商议提供。
骨干人才
特聘教授
引进对象资格条件
◆国内知名高校副教授;
◆国(境)外知名高校助理教授;
◆达到本层次人才学术水平的骨干人才。
待遇
◆薪酬:年薪30-60万元;或绩效考核制(校内岗3-4级);
◆安家费30-50万元;或享受团购房购房资格和购房补贴10-30万元;
◆科研平台和启动经费:根据专业特点按需商议提供。
青年创新人才
特聘副教授
引进对象资格条件
◆知名高校博士后(达到学校副教授业绩条件者)
待遇
◆薪酬:年薪25-40万元;或绩效考核制(校内岗5级);
◆安家费15-30万元或享受团购房购房资格。
◆科研平台和启动经费:根据专业特点按需商议提供。
博士后
特聘助理教授
引进对象资格条件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已获得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与招聘专业相关的学科背景和科研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
待遇
招募学科方向
声学、光学、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电路与系统、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图像与成像、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
联系方式
◆-杜老师
◆E-mail:UME-hr
cq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