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0时起,
医院将
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
同步实施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
及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全面推开医改。
今(1)日,重医院综合改革新闻发布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中心举行。
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游贤勇发布相关情况,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方明金、市财政局总会计师彭涌、市社保局副局长孙志坚、市物价局副局长杨治凡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处长徐建明主持发布会。
为什么要取消药品加成?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本次医改的一个大动作,就是取消药品加成。为什么要取消?市政府副秘书长游贤勇介绍,实行药品加成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弥补政府投入不足而出台的政策,医院在药品进价基础上加价销售。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该政策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医药费用上涨等问题,医院逐利行为。
因此,国家在新一轮医改中,把取消医院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标志性改革,明确提出取消药品加成,医院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不再有任何加价。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联系,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防止“多开药、开贵药”等不规范医疗行为,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此外,重庆在年区县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之初,曾按照国家文件精神,在门诊和住院设立了药事服务费这个收费项目,主要用于补偿区县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
随着近几年医改的深入推进,改革的路径进一步清晰,国家明确提出,要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为落实国家医改要求,综合考虑到取消药品加成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步性、政策的普适性、改革的系统性等因素,此次改革进一步完善思路,全市统一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区县药事服务费同步取消。
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迎调整
医保报销政策相应变化
本次医院综合改革,对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了调整,同步调整医保报销政策,调升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医保报销就高不就低。
市物价局副局长杨治凡表示,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此次共调整了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了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类项目价格,上调了诊察费、床位费、一般治疗操作、手术、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
凡是调升的医疗服务项目,将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按照“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医保基金可承受”的原则,调整完善了部分项目医保报销方式。如对诊察费、床位费两类上调幅度较大的项目,主要由医保实行定额报销。将调价后因项目内涵发生变化,新项目中既包含有原医保甲类项目、又有乙类项目的情况,医保属性统一调升为甲类,报销就高不就低;相应提高精神病单病种医保按床日定额付费标准等。
除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完善医保报销政策外,重庆还将在财政补助、药品供应保障、医院监管、分级诊疗、便民惠民等方面提供配套政策,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如规定二、医院的普通门诊号源比例分别不得低于50%、30%,保障群众对普通号源的需求;对单纯开药及定期检查不需提供新治疗方案的慢病患者,设立便民门诊;对门诊注射、输液、换药、理疗、针灸、推拿、血透等需多次治疗的患者,1个疗程只收取1次诊察费等,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红利。
医改后看病贵不贵?
放心,患者负担整体不增加
这么多医疗服务项目调整了价格,会不会增加看病成本?不用担心。
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方明金表示,这次医院改革对药占比有明确规定,通过改革,药占比要达到30%以下。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就可以为群众减少药品负担26亿元左右。医院正常运行,重庆采取财政补贴政策,维护了医务人员的价值,使医务人员也能积极投入医院综合改革。
市物价局副局长杨治凡表示,此次改革,因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增加的医疗费用与取消药品加成腾出的空间总量大体平衡。通过医保和财政配套措施,价格调整增加的医疗费用,主要由医保、财政承担了大部分,患者只用承担少部分。加之改革后,患者无需再支付药品加成费用、大型设备检查项目降价,升降两者相抵,患者负担整体不增加。
比如诊察费和床位费两个项目,虽然此次调价幅度较大,但均由医保实行了定额报销。其中,门诊诊察费由改革前的挂号费和诊查费合并而成,改革前医保不报销,改革后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且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实行统一的定额报销额度。经医保报销后,医保患者在一、二、医院的普通门诊诊察费个人自付分别为1元、2元、5元,与改革前相比,一级、医院患者个人自付分别下降了1元、1.5元,医院持平。
同时,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诊察费患者自付费用略有上升,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患者合理分流,缓解医院、知名专家看病拥挤问题,也有利于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住院诊察费由医保报销了近90%。床位费方面,一、二、医院在现行床位费收费标准基础上分别提高了10元、20元、35元,其中由医保定额报销9元、18元、32元,患者自付分别只增加了1元、2元、3元。
这几个细节要注意
住院门诊都要带上医保卡
医改后,虽然取消了挂号费,但患者就诊的流程不会有什么变化,依然要先挂号,只是挂号时不再收取挂号费,而是收取诊察费。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方明金表示,通过将原门诊挂号费与诊查费合并为诊察费,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价值;将诊察费纳入医保报销,又考虑到了患者感受。
为方便市民看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市人力社保局提醒,这几个细节你一定要注意。
为保障合法权益,请及时参加医疗保险。改革后,门诊诊察费纳入医保报销,医院不管是住院还是门诊就诊,一定要记得带上医保卡,才能刷卡享受医保待遇。
对于少数还没有参加医保的患者,建议积极参保;对无能力参保的困难群众,可以通过民政救助、健康扶贫等渠道资助参保。人力社保部门为配合此次改革,专门对改革期间参保的困难群体出台了“即参保即享受”的优惠政策,详询服务热线或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
此外,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病情较轻的患者,最好就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一、医院就诊,选择普通门诊、普通医生就诊,一来看病比较方便,二来更省钱。
来源:华龙网
编辑:张欢
推荐阅读:
手机漫游费取消、天气要凉快……这个9月,一大波新规和好消息来袭!
29日起T3A航站楼投用!这些信息你千万不能错过……
“有几个男人手机经得住查”冯小刚的一条微博,让网友们炸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