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徽)
1院系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成立于年4月。由原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年)、医学信息学系(年)、卫生事业管理系(年)合并组建而成。学院设有卫生管理系和医药信息管理系,有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农村卫生发展、医院管理与发展、药物政策与管理、健康信息资源、高等医学教育等6个研究中心;有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卫生信息管理中心实验室,以及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和1本专业杂志《医学与社会》(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发展历程年——成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年,国家卫生部在原同济医科大学建立了“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是全国医学院校中的七个培训中心之一。年“中心”升格为独立的教学实体(学校二级机构,正处级单位),组建了卫生管理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管理数学、现代汉语及医史与医学未来学等6个教研室。年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开始卫生管理干部在职专科学历教育。年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增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年5月,“中心”并入公共卫生学院(“中心”仍保留原行政级别和机构)。年——成立图书情报学系年3月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原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增设图书情报学(医学、药学)专业,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年设立图书馆学、医学情报学和医学文献检索等三个教研室。年建立医学图书情报学系(正处级单位),实行图书馆、医学图书情报学系、医学情报研究所合一的管理体制。年,图书情报学系更名为医学信息学系,设有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分析等4个教研室。年——成立卫生管理系年成立卫生管理系,实行“中心”和系合一的管理体制。卫生管理系为公共卫生学院当时的四个系之一。设有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经济、医院管理、卫生法学、组织行为学、卫生管理基础等6个教研室。年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年正式招收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年——成立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年,华中科技大学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将卫生管理系、医学信息学系、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合并,成立了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设有卫生管理系、医学信息系、药品监督与管理系。年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授予权和“情报学”硕士授予权,年正式对外招生。年8月,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机构调整,设置五个系,即医院管理与医事法学系、卫生政策与经济管理系、药品政策与管理系、综合素质与卫生人力管理系和医药信息管理系。年5月,《医学与社会》杂志归并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机构调整为2个系、5个研究中心——卫生管理系、医药信息管理系,基本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农村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
3教育、科研、培训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兼职教授16人,专兼职博导12人、硕导28人。其专职教授多数是国家卫生部中央级项目专家,兼职教授均为卫生管理和医学信息领域的高级专家,有多位教授在全国性学术机构和省级学会任职。学院是本学科国内重要的教育机构。现有公共事业管理(3个专业方向:卫生事业管理、药品监督与管理、医事法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2个本科专业;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情报学4个研究生学科专业;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一个。学院还先后在深圳、重庆、天津、湖北等地建立了多家教学、科研基地。现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人。几十年来学院始终以培养具有良好素质,能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年公共管理专业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中国大学评价》连续5年将我校该学科评为A++,排名第二。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卫生部、卫生厅(局)医院的领导者和骨干。学院是国内卫生管理领域重要的研究机构,是国家卫生信息化标准研究基地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村卫生政策与管理、基本医疗保障、医院及护理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信息资源管理多个领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6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卫生部等各部委及省市科技计划课题余项,国际合作项目21项。年以来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6项,中华医学奖3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文献45篇;出版专著15部,主编(副主编)各类教材52部。学院在卫生管理领域的众多科研成果为各级政府决策所采纳,为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了依据,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学院是国内最大的卫生管理培训机构和主要的咨询机构。年以来,依托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培训了多名卫生行政部门、医院、CDC、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在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参与了“医改”系列决策的咨询工作,以及世界银行等多个主要项目的咨询。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事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院将秉承“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院风和“质量、特色立院”的建院方针,瞄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努力打造一个崭新平台。建设中国最好、最富有特色的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使其成为国家卫生部等部委决策咨询的重要机构之一,成为湖北并辐射邻省的卫生管理研究、咨询和人才培养中心。
4专业简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文理兼收)该专业为国内外培养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通过4年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含卫生事业单位管理)的初步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系统课程(生理学、病理学、流行病学、内科学、外科学、药学概论等);管理学基础和卫生管理专业系统课程(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卫生管理统计学、管理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等)。该专业有“医事法学”和“药品监督与管理”两个后期分化方向。“医事法学”方向开设法理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卫生监督学、医事法学等课程。“药品监督与管理”方向开设药剂学、药事法学、药物政策学、药物经济学、医院药事管理、医药商品学、药品市场营销管理、制药企业GMP管理等课程。该专业本科毕业生30%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50%到各级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事业单位工作,20%到医药相关的国内外企业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卫生信息管理)该专业培养从事医药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通过4年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医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卫生信息搜集、加工、处理、分析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具有从事医药卫生信息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及企事业单位卫生信息管理能力。核心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系统课程(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计算机基础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系统课程(计算机原理、管理学基础、管理系统工程、信息管理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经济学、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等)。该专业本科毕业生30%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50%到各级医疗机构信息中心、医学信息研究所、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等事业单位工作,20%到医药卫生信息相关的国内外企业工作。
5总结这里,是中国卫生管理领域未来领袖的培养基地!这里,走出了众多中国卫生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导人才!“新医改”“看病难、看病贵”等关乎百姓健康的问题,在这里研究……致力于解决世界性医改难题、为全民健康谋福祉的有志青年,请选择这里!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建立30余年来,致力于培养和打造卫生领域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拥有各种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了“同济医管”的品牌,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事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院将秉承“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院风和“质量、特色立院”的建院方针,瞄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努力打造一个崭新平台。建设中国最好、最富有特色的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使其成为国家卫生部等部委决策咨询的重要机构之一,成为湖北并辐射邻省的卫生管理研究、咨询和人才培养中心。欢迎广大学子来我院就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