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高考作文阅卷流程优化学校平时阅卷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湖南省岳阳县三中王德保

我于年6月11日参加全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参与作文阅卷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感触颇多,现总结四点,供我市高语人在学校平时考试阅卷中参考,以期共同推进我市高语教学与备考工作,请不吝指正。

一、阅卷前对作文题的多次研讨,是阅卷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年全国卷1作文题目)

阅卷开始时,阅卷教师进行了充分讨论,特别是作文阅卷组负责人提出了明确要求,统一了思想,为“一把尺子量到底”提供了明确依据。负责人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讲解:

(一)题目明确给出了任务指令

1.材料给出了写作情境的任务指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选自《左传》名句,大意是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强调人民的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两者紧密关联,即人民可以通过劳动获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夙兴夜寐,洒扫庭内”选自《诗经》名句,大意是人民很勤奋,早起晚睡,打扫屋里屋外,强调我国人民自古热爱劳动,绵延至今,已经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列举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学习好就是真得好,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劳动等现象。整个情景材料正反兼备,所以要针对性地批评不热爱劳动的各种理由,进而分析热爱劳动的必要性。

2.材料给出了立意的任务指令——围绕“新时代如何看待劳动,如何弘扬劳动精神”主题,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考生必须由此确定立意,写作时要处处有“我”,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提出希望与建议。

3.“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文体等方面的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整体解读材料,整体立意,明确文体。作为应用文体,考生行文中除了注意体现演讲稿应用文格式外,还应注重演讲稿本身具备的针对性、宣传性、鼓动性、感染力等特点。

(二)交际意识

1.交际身份:“复兴中学”的学生,是新时代青年、新时代劳动者。

2.交际对象: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和老师等。

3.交际内容: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三)审题立意简析

材料所设置的写作情景有古、今、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所以,写作中考生可以由此加以思考论述,论述从古至今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重要组成部分,并阐述与劳动有关的不同时代劳动者身上所体现的劳动精神。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要积极肯定劳动的作用,继承和弘扬劳动者的劳动精神。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对其含义的挖掘,结合任务指令,确立文章的观点。从材料及要求来看,可以有如下立意角度: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对待劳动的态度、对待劳动者的态度、劳动教育的必要和意义等。

参考立意:

1.在劳动中成长自己,发展自己;2.渗透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3.做新时代的劳动者;4.贯通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5.新时代的劳动姿态;6.以劳动立身,以实干兴邦;7.劳以成己,动以兴国;8.赓续劳动精神,如臻完善自我;9.劳动立志,志生芳华;10.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这些细致的前期工作,是我们在平时作文阅卷中所缺少的,其实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遗憾。我们一般很少时间进行认真研讨,容易导致视野狭窄,理解肤浅。如果我们能够加强作文前期研讨,抽茧剥丝,掌握关键信息,这不光提高了教师的理解与领悟能力,也能够更好指导学生作文写作,让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更深入地理解与把握,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对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的准确运用,是阅卷取得胜利的关键环节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在未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教师眼中可能就是一个摆设,只有真正参与到阅卷工作中,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所在。高考作文电脑阅卷系统在分数设置上按“内容”、“表达”、“特征”三项赋分,每项20分,而每项都有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这样就能够将一篇作文进行细化,更具体,有很好地操作性。通过三项加分可以更好地避免主观被动,而进入到理性客观层面,对考生也是一种十分负责任的做法。对照我们平时的作文赋分,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评判,无法对学生的具体优缺点进行点评,能够将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具体应用到学校作文阅卷中,应当是将阅卷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与水平。

三、对标杆作文的借鉴参考,是阅卷取得胜利的有益补充

当阅卷进行到一定时间,高考作文阅卷组就会选择几篇优秀满分作文及点评发到每位老师手上,进行学习。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更多的是理性,体现的是统一性,相当于法律条文。而标杆作文更多的感性,体现的是个体性,相当于案例。把两者有机结合,更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在后期阅卷工作能够得到较快推进,一方面利益于阅卷工作的熟练,另一方面有可供参考的标杆作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学校作文阅卷工作中,选取学生优秀作文并进行点评并印发给全体学生学习,是不少学校的有益做法。能够坚持与推广,必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的明显的作用。

四、对工作纪律的要求与坚守,是阅卷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年的阅卷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如不准将资料(含草稿纸)带出工作场地,不准将手机带入,不准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tzuoer.com/jcjs/10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