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大家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
因此,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预防以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目的。
近期,我们将制作一期来源于「安徽省细胞资源存储中心」的文章,该专辑围绕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日常生活的预防、传统治疗方式以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及相关病例展示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享。
本期是该专辑的第六部分:八个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糖尿病足的病例(下)。
我们将为您分享四个相关病例。
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糖尿病足
病例五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57岁
现病史:右足破溃8个月,干细胞治疗前半年进行右足大拇趾截肢,伤口一直没有愈合,反复感染逐渐加重。
既往病史:口干、多饮、消瘦9年,慢性脊髓炎病史5年,基本常年卧床。
查体: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右足大拇趾缺如,创面表面见脓血性分泌物。双足尼龙丝试验(+)。
辅助检查
双下肢血管彩超: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有右侧阶段性狭窄。
X线平片:双侧膝关节明显变形,关节间隙狭窄。
应用MSCs治疗后
治疗后第三周
治疗后第六周
治疗后1年
预后情况:患者目前血糖控制满意,伤口愈合,双下肢疼痛消失,冷感及麻木感明显减轻,扶拐能下床行走约m。
病例六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61岁
现病史:右足破溃3天
糖尿病史:口干、多饮、消瘦15年,无规律降血糖治疗。
查体:左足背溃疡大小约12*8cm,深达肌腱,大量脓性分泌物。
辅助检查
双下肢ABI值:左侧0.95;右侧0.93。
双下肢血管彩超:双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应用MSCs治疗后
治疗后第四周
治疗后第六周
治疗后3月
病例七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69岁
现病史:右足溃疡2月,外院换药无好转入院前3天有高烧,最高40.1℃。
糖尿病病史:2型糖尿病史20余年
查体:右足背、足底见大面积溃疡,深达骨骼,表面大量脓性分泌物,右大脚趾远节趾骨部分缺失。
辅助检查
血管超声:双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右足X线片:符合糖尿病足改变,骨髓腔未见异常。
溃疡面组织培养: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
应用MSCs治疗后
治疗后第七周
病例八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61岁
现病史:左足溃疡1月余,外院换药未见好转,溃疡逐渐增大与足背贯通。
既往病史:发现糖尿病12年,平时无相关降血糖治疗。
查体:左足色素沉着,左足底见与足背贯通溃疡,侵及骨骼,可见外漏跖骨,溃疡内脓液较多。
辅助检查
血管超声:双下肢动脉未见异常
血管造影:左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应用MSCs治疗后
治疗后第三周
—完结—
往期回顾
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的日常控制与传统治疗方式
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糖尿病(1)
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糖尿病(2)
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糖尿病(3)
八个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糖尿病足的病例(上)
声明
为了进行专业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本文仅对文献图文资料进行导读和观点呈现。同时本文明确注明原文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引用的机构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