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CHB、CHC)的根本治疗措施。然而,研究发现CHB抗病毒治疗后,有1/3左右的患者ALT仍不恢复正常,纤维化改善仅1/3,HBsAg清除后肝脏仍有炎症,但程度有所减轻。
炎症是许多慢性肝病发病机制的一个共同过程。肝脏炎症不仅见于几乎所有原因所致肝病,而且常常贯穿病程始终。炎症反应是多种肝病的共同通路。
炎症反应是一个多因素、多细胞、多通路、多层次、进行性的复杂病理生理学反应。目前认为,炎症反应通路可概括为诱导物→感受细胞→炎症介质→靶组织四个步骤。
炎症小体是表达在肝脏实质细胞及非实质细胞中的一种大型多蛋白复合物,是对细胞内危险信号的应答,在脂肪肝、肝纤维化、肝脏炎症以及肝损伤中有非常重要作用。
乙型肝炎发病机制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所致的免疫病理。故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靶点应该是两者兼顾,即消灭敌人(清除病毒)和保护自己(减轻肝细胞损伤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因此,抗病毒治疗和抗炎保肝治疗的机制并不互相影响,且长期临床证实抗炎保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抗炎保肝治疗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抗病毒治疗相辅相成、互为优势。
由此可见,应用抗炎保肝药物影响抗病毒疗效说法不正确,重型肝炎/肝衰竭时已充分证明,使用抗炎保肝药并未影响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疗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最后一天啦!
第二期:你提问,医生答→点击进入
更多人在看
1科学减脂不反弹,高脂人群好伙伴!2想了解停药的朋友们注意啦!答案在这里!3这些伤肝食物最好别碰大多数人都喜欢吃第四种4为什么乙肝病人要特别注意休息?年11月30日,天津到重庆飞机上那位胖先生赞赏